多为基层干部分忧解难

日期:11-22
基层干部干部多为

原标题:多为基层干部分忧解难

最近几天,一张“年龄与面相不符”的任前公示照片,让云南80后乡党委书记李忠凯走红网络。不到40岁、早生华发,或许也有遗传因素,但工作辛苦是不争的事实。常年加班出差的李忠凯,最长一次50多天未能回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的基层干部非常辛苦”,并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爱、关注他们。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今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也提出,要给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更多理解和支持,主动排忧解难,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更好履职奉献。

干部的头发累白了,但只要工作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心里却是高兴的。今年7月,笔者到北方的一个村庄挂职第一书记,对“李书记”们的甘苦感同身受。有位负责扶贫工作的年轻干部,为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常常吃住在单位。乃至一次碰到跟我打趣,“衣服太臭了,再不回家换,入户都会遭嫌弃”。贫困户住院了,帮扶干部主动上医院看望;天气变冷了,对口扶贫单位组织上门送保暖门帘、床单、被罩。有贫困户感慨,“好社会不比好儿子差”。

以个人辛苦换来群众幸福,在他们身上有着无比生动的诠释。基层干部并不是怕苦,既然选择了服务群众,肯定要尽好分内之责。

一张白发照片引起共鸣,说明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关键要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条件、分忧解难。人民日报曾有一篇《扶贫岂能靠填表》的评论,当中就提到一位驻村第一书记15天要填写3套“脱贫攻坚明白卡”,而且必须手工填写,不得涂改。其实,只要信息核实了,很多表格完全可以简化,或利用软件实时动态更新,重复填写并无必要。

有基层干部坦言,有的上级领导往往“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但凡分管的活,不管下属工作实际情况如何,永远都是命令式的提要求、压担子,缺乏关怀、缺少鼓励。

“我们不怕累,不怕没时间休息,而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认同,最怕被误解。”应该把中央的最新要求尽快落实到位,不放松“严管”,也不缺少“厚爱”。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曾和一位年近60岁、常年在村里吃住工作的驻村帮扶干部聊天,问起为何选择连续6年驻村,他回答“就是想给老百姓做点事”。这个时代,给“想给老百姓做点事”的干部搭起了最好的平台。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把目光多投向这样的干部,这才是“白发干部”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作者为本报评论部编辑)

在文明广场遇见更好的自己(大家谈) 中国记协新闻茶座聚焦改革开放40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