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察“回头看”聚焦典型案例: 给黑臭水体加装“遮羞盖” 治水上演“掩耳盗铃”现实版

日期:11-21
督察围滩水体

原标题:环保督察“回头看”聚焦典型案例: 给黑臭水体加装“遮羞盖” 治水上演“掩耳盗铃”现实版

本报记者危昱萍北京报道

山东潍坊围滩河4700余万治污资金几乎“打水漂”,陕西西安给黑臭河道加装“遮羞盖”,山西太原迎泽区禁煤“一刀切”影响群众温暖过冬……这些,都是近期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的问题。

11月19日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环境部获悉,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五个督察组,于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陆续对山西、辽宁、吉林、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10个省份实施督察进驻。截至11月16日,五个督察组全部进入下沉督察阶段。

据悉,截至11月16日晚8时,五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共收到群众举报18180件,累计向被督察地区交办转办14262件,各被督察地区已完成查处4124件,约谈416人,问责404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环境部公布的第二批“回头看”典型案例发现,黑臭水体治理是多地共存的问题,撒药治污,建坝截污,应急遮盖等层出不穷。专家分析称,这种临时性做法属于“病急乱投医”,浪费大量财政资金,对长效治污毫无益处。

禁煤不禁污

就在第二批环保督察“回头看”启动前夕,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要求,要禁止民生领域“一刀切”,坚持民生优先、充分保障,积极稳妥推进清洁取暖,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清洁取暖。

然而,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山西太原发现,迎泽区在禁煤过程中,没有认真落实《关于印发〈山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督察组将其定性为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迎泽区是太原市中心城区,但就在离山西省委大院不到千米的康乐片区,在此居住的1500余名居民因被禁止用煤,加之电路老化,只能晚上用锅炉烧劈柴取暖,有的老人连煤泥都不舍得用。即便如此,室温最高也就16摄氏度。

居民白天挨冻,晚上烧柴浓烟滚滚。而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的检查人员只管禁煤,不管黑烟污染。督察组认为,禁煤本意是要禁止污染,结果却导致污染更为严重,如此行为实在荒唐。

根据太原市政府网站消息,太原市委、市政府,11月16日连夜召开专题会议,截至17日已为片区全部85栋独立自建房配送洁净煤3万公斤,电力部门对康乐片区线路进行了全面检修。据悉,当地已由市纪委监委牵头成立调查组,对康乐片区供暖问题开展全面调查。

近5000万治污资金“打水漂”

而目前环境部公开的第二批“回头看”典型案例中,黑臭水体治理出现的问题最多。

山东潍坊围摊河是该市滨海开发区重要的城区排涝和景观河道。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指出,潍坊市弥河、蒲河、围滩河、潍河等河流入海口水质常年为劣V类,污染严重。

对此,山东省整改方案明确提出,2018年6月底前,完成围滩河综合治理工程;2018年底前,确保实现围滩河河流水质达标,消除劣Ⅴ类水体。

然而,当地的治水措施就是委托相关企业,对围滩河拦河筑坝分成几段,分别投加药剂并曝气沉淀。不到4个月的治污工程期过去后,水质短期有所改善,水质达到V类,今年7月工程予以验收通过。

而8月,水质就开始恶化,未能稳定达标。11月“回头看”下沉期间,督察组现场对沿线13个点位进行采样监测,发现污染程度又退回到“撒药治污”前的水平,4700万元的治污资金没有发挥应有效果。

陕西西安则出现了“应急遮盖工程”:皂河是西安市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纳污河渠之一,长安区在未完成皂河上游截污工程的情况下,于2016-2017年间通过给河道某段1.21公里黑臭河道加装“遮羞盖”的方式掩饰问题,以“看不见”来假装不存在问题。

而吉林辽源对当地仙人河黑臭水体虽然制定了整治方案和技术路线,但截污干管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措施进展缓慢,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具体工作启动滞后,采取“建坝截污”等临时性措施来敷衍应付督察整改,大量浪费财政资金。

“撒药治污”、“建坝截污”等临时性措施,在环保专家看来,属于“病急乱投医”。

“考核时间太紧,没有时间做系统性的慢调,撒药等现象就容易发生了。”一位环保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而这无疑将导致大批治水的资金“打水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分院资源能源研究所所长王家卓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黑臭水体治理还是要做好基础调查,认真做好控源截污等基础工作。

油价波动困扰经济巴林加速数字化转型 四大机器人家族抢滩中国市场,地方政府如何发力高端制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