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年底服务区域扩大至“一带一路”

日期:11-20
一带一路星座北斗

原标题: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年底服务区域扩大至“一带一路”

本报记者李果成都报道

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与此前发射的十七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

对此,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京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发射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意义重大,“将卫星服务区域正式扩大至‘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并对后续全球覆盖运营非常有利”。

从区域走向全球“关键一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从发展阶段看,2000年年底建成的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信息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的北斗二号系统,开始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而此次发射成功的两颗卫星,则属于更新一代的北斗三号系统。该系统于2009年正式启动实施,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沈军称,北斗三号系统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基础上,其服务容量提升了10倍,用户机发射功率降低10倍,使得用户终端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

而北斗三号的首次发射任务是2017年11月5日,此后进入高密度发射期,2018年3月,建成了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随着11月19日的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卫星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联网组成的基本系统即将开通运行。

根据计划,在2018年底,我国将建成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2020年,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全球服务;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以北斗为核心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对此,张京男表示,北斗三号要实现全球服务能力,主要靠北斗三号卫星的加紧研制和快速部署,以实现足够数量的北斗三号卫星在轨工作,从而覆盖更大的地表面积。因此,此次两颗卫星将服务区域正式扩大至“一带一路”,完全符合最初的时间进度和计划,对后续全球覆盖运营非常有利。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卫星发射入轨后,将进行在轨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十七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于今年年底前开通运行,自此,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不过,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北斗三号建立全球覆盖能力仍需要循序渐进。

“例如全球覆盖目前已经能够做到,但如何保证全球无死角、全天24小时为地面提供导航服务,是否经过充分验证等,都需要不断完善和验证。”张京男说,“同时,全球服务的区域也需要逐步放开,例如当前先从‘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化的重点方向。按照目前发展顺利的形势来看,2020年能够实现全球服务,照这个节奏走下去,只会提前不会延后”。

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11月5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三届大会在西安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本次大会上还了解到关于北斗系统的更多新信息。

事实上,在北斗系统建设的同时,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盟伽利略是全球公认的三大先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而杨长风在大会上表示,北斗三号已经处于比肩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他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北斗一号属于跟跑状态,而随着北斗二号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已经与国际水平处于并跑阶段;到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北斗三号,其导航服务精准度更高,性能水平提升更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处于比肩超越状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从本届大会上获悉,目前,北斗系统的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而目前我国正在着手构建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国家PNT体系,开展深空、水下、室内等领域定位导航授时技术及融合研究。

同时,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应用空间产生。ICG第十三届大会大会应用专题会议联合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表示,北斗系统将在未来的驾考应用、高铁轨检车应用等一批北斗创新应用领域,为世界卫星导航应用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有分析指出,预计到2020年,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将全面建成,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卫星导航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不少地方政府亦对北斗产业作出了建设规划。在近三个月内,湖南和四川便有两个新的项目落地。

11月18日,湖南省北斗增强应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成立。该中心重点围绕北斗导航增强技术相关成果在隧道、停车场等场景下的应用,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制及产业化推广,推动北斗在复杂环境下创新应用。

湖南省的计划是,预计到2020年,助力长沙培育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并推动湖南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北斗产业基地、产业高端人才集聚地和产业应用示范集聚区。

而在9月30日,四川省内江市也宣布筹建国家北斗信息产业园,主要面向交通运输行业进行研发和相关服务。

对此,张京男认为,北斗产业链中的终端市场,即面向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预计是空间最大、竞争最激烈、投入最多、资源最集中的环节,大量的参与者很可能会使这部分的利润空间变得很小,某些被挖掘出的“蓝海”可能瞬间被涌入成为“红海”,行情会变得很快,“因此,地方政府或者企业在从事该领域时,需要精准评估具体从事的方向,及时了解政策和市场行情”。

专访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 平安是怎样炼成的 最后42天“风格切换魔咒”惊扰 公私募调仓加剧分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