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不如求己(节选)

日期:11-19
药企格列卫药神

原标题:求神不如求己(节选)

这个夏天,一部导演名不见经传的“喜剧”电影像一块陨石,闪着火光,呼啸着砸向中国,瞬时间激起了千层巨浪。它的名字叫《我不是药神》。

电影让我不禁怀疑——凡事都要讲求最“真”吗?电影里出现了两种药,一种是由瑞士某药企制造的“真药”格列宁(真实名称为格列卫),另一种是印度仿制的“假药”格列宁。经检测,两种药物99.9%的成分相同,但是价格有着天壤之别,这一切只因前者是“真”,后者为“假”。在我看来,这样“真真假假”的标签毫无意义,药的目的是救人命,能治好病的就是“真”药。相反,那些所谓的“真”药却常常引发家破人亡的惨剧,可见我们对“真”的定义本身就有所偏差,对“真”的追求也就显得盲目了。既然我们国内不能提供救命的金苹果,想要切实保障民生,政府就不应该因为一些面子上的问题把那些廉价的替代品拒之门外。我们没有这种资本。

为了治病而花光积蓄,刚踏出鬼门关又要为填饱肚子发愁,这真的是我们所期待的最终结局吗?在虚微的生命面前抛弃一切尊严难道就是生活的意义吗?生命不只是长度,还要看质量,否则我们只是从一种煎熬跳到了另一种煎熬——逃出了暗无天日的密室,才发现外面是暴风雨。

电影本身,出于某些原因,并没有点出“看病贵”问题的根源所在,而只是简单地把所有祸水引到了药企身上(当然药企也不是完全清白)。洪水已经蓄积太久,人们还兴奋于“问题终于被发现”,电影又恰好提供了一条泄洪的渠道,大众便欣然接受了影片里的这种解释,不再深究。殊不知,就是我们这种过于容易的满足,让问题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到时候也不能怪“药神”不显灵了。

许涛点评:影评需入乎其内,还需出乎其外。作者尽入乎其内之能事,都切中肯綮,游刃有余,一下打通了任督二脉。在出乎其外层面给洁如一个建议,是一部关注弱势群体、表现悲悯情怀的电影,这是否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地来一个“情”“理”之辩?因为这是影片一切冲突的根源。

高路点评:这样的观点,这样的认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写不出来的,说明作者对人生对社会都有深入的思考。中学生也当有这样的志向,观察社会,认真思考,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只有经历这样的深入思考,反复锤炼思想,才会尽快地成长起来。

昭苏冰雪旅游季拿了“通关文牒”优惠多 伊犁河最大桥合龙拟明年年底前通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