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0年40个瞬间 | 小平南巡:“谁反对改革,就让谁睡觉去好了”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正当国内改革徘徊不前之时,1992 年 1 月 18 日,88 岁的邓小平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开启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小平南巡”。小平南巡指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途——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1992 年岁首,邓小平同志在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参观。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单极化趋势日益显露。国内一些“左”的思想开始回潮,甚至出现了否定改革开放的观点,使得改革一度徘徊不前。怎么办?关键时刻,88 岁高龄、德高望重的邓小平站出来说话了。
1992 年 1 月 18 日,一列专列载着邓公,也载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希望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武汉、深圳、珠海、上海行程 6000 多公里,历时 35 天,邓公一路走一路讲,指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途。2 月 28 日,中共中央以中央 2 号文件的方式下发了《关于传达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这就是著名的“小平南巡讲话”。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 100 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
“小平南巡讲话”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今天,我们重温这些掷地有声的字字句句,依然深感紧迫。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回头去看,从 1978 年到 1992 年,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拒绝顺应这个时代不实施改革开放,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那我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是否会有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
正是有了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1992 年之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从“摸着石头过河”迈向体制化、机制化,现代企业制度、中央和地方关系、所有制和国有资产管理、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价格改革、社会分配制度等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开始系统梳理、整体推进。随后的 1993年 11 月 11 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形成《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起了基本框架。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亲历者陈开枝 梁广大
谁反对改革,就让谁睡觉去好了
“我们一直盼望的那位老人,终于要来了”,电话里传出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的声音,接电话的则是时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也是“小平南巡”的亲历者和今天的讲述者。1992 年 1 月 1 日,陈开枝正在佛山市南海镇调研,听说期待已久的“那位老人”要来广东,心里难免激动。电话中说的这位“老人”是谁?当时也只有谢非和陈开枝两人心知肚明。“我暗想,老人家到广东不只是来休息的,也不完全是为了看看南方改革开放的成就,我预感到又一次历史性的事件即将在我们身边发生,我可能会成为这一历史的见证人。”
18 天以后,邓小平抵达深圳,从 1 月 19 日至 1月 29 日,11 天时间里,小平同志将在深圳视察 4 天、珠海视察 7 天。陈开枝全程陪同,也正是这个机遇,让陈开枝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那个关键时刻,同时也深刻领略了一位伟人的魅力与智慧。需要解释一下,小平同志这次广东视察,当时并未公开,之后的 2 月 28 日,中央印发《关于传达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1992 年 2 号文件,俗称“小平南巡讲话”,于是“小平南巡”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第一次南巡 :我不走回头路
陈开枝之所以说“又一次历史性的事件”,是因为这次来广东,其实已经是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而第一次是 1984 年。
故事要拉回到 1979 年。那年,小平同志一锤定音,指示广东省开办“经济特区”,而且要广东“杀出一条血路”。为什么是“杀出一条血路”?今天的年轻人听这话恐会感到有些言重,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说法并不过分。想想看,1976 年,中国刚刚结束了 10 年“文革”,1978 年年中开始“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而 1978年年底 36 天中央工作会议加 5 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尽管人们可以转变一些认识,但彻底清除历史遗留谈何容易。在这样的背景下办经济特区,各种政治非议必将成为经济特区上空的阴云,所以,要改革开放,要为中国经济探索一条新的发展路,必须要有“杀出一条血路”的魄力。
1984 年,深圳特区开办 5 年了,情况到底如何?年已八旬的小平同志要亲自去看看,看看他倡导并推动的经济特区变成啥样了,于是有了小平同志的第一次南巡。视察途中,邓小平说得最多、也是最坚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走回头路”,这表明了他对坚定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决心。
在珠海,小平同志写下了“珠海特区好”的题词。3 天后,邓小平提笔写道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让当时所有关注改革开放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其后,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议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14 个沿海城市。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二次南巡 :88 岁老人的最后一搏
邓小平两次南巡,都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极为艰难和关键的时刻,其中第二次南巡的背景无疑更加凶险。国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两极体系彻底瓦解,冷战结束,国际矛盾错综复杂,风云变幻莫测;国内,价格闯关失败,物价一度失控,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于是,一些人开始说“应当取消经济特区”,也有人说“该抓一抓阶级斗争了”。这种对改革开放的担心和怀疑,以及“姓资姓社”的争论,甚至动摇了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向何处去?“再耽误不得了!”88 岁高龄的邓小平,在此重大历史关头,再次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据陈开枝回忆,最初大家接到的消息不过是“小平同志来休息”。但“今天我们都知道了,这是这位 88 岁的老人的最后一搏,为了这个国家的最后一搏”。
为什么是广东?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认为,深圳成为小平南巡的目的地是必然的。因为深圳是他推行改革开放的实践地,如果实践是成功的,也就证明了他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走得通的。从创建特区开始,他时刻关注着深圳每一步的发展,关注着牵动全局的试验。
在陈开枝看来,“他在南巡时反复强调说,基本路线不能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变,之所以这样强调,就是因为他老人家觉察到已经出现偏离基本路线的征兆。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存亡,他要出来‘说一说’了。到哪里说呢?他选择了南方,到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深圳、珠海等地视察,发表重要谈话”。
“ 中国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
“1 月 19 日早上 9 点,小平同志到了深圳火车站,随后,刚刚住下宾馆,10 点不到他老人家就说‘我要出去’。我们考虑到老人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跋涉,劝他休息,小平却说‘我坐不住啊’。”
迫不及待的邓小平把深圳看了一遍。“沿途他一直很兴奋,看到了这里的变化、那里的变化。回到宾馆下车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我更加震惊的话。他说 :‘那些人尽讲屁话!’”陈开枝对这个情节记忆犹新,他对这个情节的理解是,小平同志很生气,认为那些攻击改革开放的人都在胡说八道。
事实胜于雄辩。讲求实事求是的小平同志看到改革开放实实在在的成果,自然信心大增。在深圳这座改革开放桥头堡,邓小平对一系列问题阐述了他长期以来的思考,让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拨云见日。
许多今天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说法,当时却深深地震撼着包括陈开枝在内、在场的所有人。小平同志说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小平同志说这番话是有些激动,他举起微微颤抖的手说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尽管宏论迭出,但谢非书记却感觉老人还有些话没有讲出来。时任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回忆说“:在蛇口码头上船之前,谢非同志与我商量让老人家多讲讲”。于是,从深圳前往珠海的一艘编号为 902 快艇(拱北海关缉私艇)的船舱里,因敢于改革而得人送外号“梁胆大”的梁广大抛出了一系列问题,重磅的问题直指核心 :“现在有人说我们搞的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一套,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梁广大回忆道 :“小平同志对我的问题一一予以解答,并对当时的错误思想和观念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批驳,发表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谈话。归纳起来,其中最根本的有 11 个方面的内容。如发展是第一要务、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左’与‘右’的问题、先富与后富的关系,等等。在珠海视察期间,小平同志反复说 :‘短短十几年,我们国家发展这么快,就是靠改革开放。中国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如此种种论断,若洪钟大吕,响彻中华大地。
即便如此,不同意见也从未消失。对此,小平同志的态度是不争论。在将要离开深圳的 1 月 22 日下午,小平同志在谈话中说道 :“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有反对意见,我说不争论,一争论,就把时间都争掉了。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现在的证券市场、股票市场,现在又搞这个东西好不好?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看对了,就放开,错了就纠正,关了就是了。关的时候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
在原则问题上,邓小平则是著名的“钢铁公司”,寸步不让。陈开枝说 :“我看见小平同志多次很激动很生气地说 :谁反对党的基本路线,就把他打倒!谁反对党的基本路线谁就没有好下场。”1 月 28 日上午,在拱北口岸的粤海大厦最高处的旋转餐厅,邓小平讲道,谁反对改革,就让谁睡觉去好了。
又一个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回答了当时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诸多疑问,一经传达,立即激活全国改革开放的热情,改革开放再度全面起航。
1993 年 11 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基本框架。而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1978 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这次南巡讲话也被确定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终卷篇。
撰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永华
文字编辑:郭芳
新媒体编辑:刘屹钫
责任编辑: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