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真格葛文伟谈民办园禁入资本市场:新政或逼退短期资本
11月15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旨在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更好实现幼有所育。
备受关注的是,《意见》第二十四条称,为了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消息一出,幼儿园中概股暴跌,红黄蓝开盘跌幅直逼60%。业内人士均表示,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幼儿园产业是利空,短期内影响投资者信心。
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真格教育基金合伙人葛文伟。真格早年投资了红黄蓝,但在红黄蓝上市之前沽清股份退出。在红黄蓝之后,真格就结束了对幼儿园的投资,用葛文伟的话说,考虑到幼儿园的民生属性更重,所以真格对幼儿园市场比较慎重。
作为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快二十年的“老活化石”,葛文伟认为国务院的发文短期之内会影响投资者信心,但长远来看还是要有信心。葛文伟始终看好幼教资产的长期价值。
真格教育基金合伙人葛文伟。
以下为葛文伟与新京报记者的对话。
新京报:新华社刚刚刊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的《意见》,禁止民办幼儿园进入资本市场,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葛文伟:国家的教育政策是一个钟摆,每十年摆一次,对于在教育领域从事创业投资的人来说,政策风险是必须要考虑的。所以也没什么好怨天尤人的。国家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因为营利性幼儿园市场化驱动,导致幼儿园舍本逐利,忽视教育本质。这种现象本身是有问题的。
更大的背景是,咱们国家现在老龄化挺严重的,国家的生育政策等等都想激励生二胎。如果说民办幼儿园都变成了贵族幼儿园,老百姓生养孩子的成本无限上升,这种焦虑会导致二胎政策、鼓励生育的政策化为无形。
而教育本身就有双重属性,第一个属性叫社会属性,也叫民生属性,这个属性是教育行业每一个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必须要正视的,强调公平公正、资源均衡。其次才是它的经济属性。
但从政策内容来说,政府的手有点过。不能一刀切,因为百姓有选择教育的权利。富裕的人希望能够购买更优质的教育,应该以市场化的手来调节和分离。
民办幼儿园禁入资本市场是一种非市场化的行为。在一定阶段会对行业有影响,从长期来看还是会回归到市场化。
再者,幼儿园并不在义务教育的范畴里,国家不该大包大揽。国务院的发文,比如讲普惠园覆盖率要在2020年达到80%,这是通过政府之手强行抑制幼教市场的供需矛盾,既然国家三令五申讲要用市场之手,那还是要回归到市场的本质上来的。
政策导致短期波动,打击教育行业投资者和创业者信心,但从长期来看,教育的选择属性、教育的阶层属性是不会变的。所以静观市场变化吧,就像我说的国家政策是一个钟摆,可能这个阶段对幼教创业者是个低谷,但长远来看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都要有信心,因为幼教是人民为了美好生活的满足所必须的。
新京报:这一政策出来之后对真格是不是有一定的影响?
葛文伟:我们对幼儿园的布局是早早就结束了,红黄蓝也是上市之前就退出了。我们觉得幼儿园的民生属性更重,所以对于幼儿园的市场比较慎重。在红黄蓝之后就再也没有投过第二家幼儿园。我们在早教领域,是对0到6岁的内容供应,还有比如早幼教的新型模式是有一些布局的。但这些都是To C的,不是幼儿园属性。
新京报:现在民办幼儿园IPO退出的通道被堵上了,投资人还能以什么方式退出?
葛文伟:资本市场并不是只有IPO一种退出方式,申请营利性幼儿园依然可以通过分红退出、可以通过并购退出。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让更多的有长线资本的人,对幼教行业有10年20年甚至30年信心的资本来接手。
短期之内逼退了短线资本,则会让更长线的资本进场。因为幼教本质上还是一个现金流和回报率都不错的事。如果是一个长线投资者,影响是比较小的。幼教是不错的资产,并不一定要通过上市来退出。
详细说来,除了IPO还可以通过三种方式退出。第一类是债券,未来可以从股权投资变成ABS债券投资,债券投资主要可以保本付息。幼教本身利润率、增长率都还可以,如果用债券方式融资是可以退出的,预测未来信托性的产品会逐渐放开。
第二种就是长期持有分红。幼教行业本身收入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学费在增加,利润率也能做到15%-17%,这些都是能够支撑稳定的现金回报的。
第三种就是卖给更长线的资本,比如有些PE可以持有十年、二十年。
新京报记者 石茹编辑巫慧 校对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