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申城幼儿入园值高峰,家长们正苦恼:公办托儿所太少,民办太贵!
摘要:徐汇正排摸“邻里汇”、社区学校等场地资源,梳理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房屋资源,加快推进公益性托育机构选址和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实现13个街镇全覆盖。
公益性的托育机构太少,营利性的托育园又太贵,目前正值本市幼儿入园高峰,托育资源面临挑战。1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赴徐汇区视察本市0-3岁婴幼儿托育情况。代表们建议,增加普惠性公益性托育机构,促进托育服务供给。
建国以来,上海曾经历两次入园高峰,现在已进入了第三次入园高峰。上海人口出生数从1992年跌到10万人以下,到2007年起上升至16万人以上。这几年上海出生人口都在20万人左右。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上海人口的变化又出现一定的复杂性。上海着力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将学前教育从满足户籍人口扩大到满足常住人口,努力缓解本市入园矛盾。在此背景下,再次对托育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又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根据调查情况,是否需要托育服务跟幼儿年龄段和幼儿家庭代养状况有关,选择什么样的托育服务跟幼儿家庭收入状况和地区人口分布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有关。结合市妇联、市总工会的抽样调查和第三方的回溯性研究,发现: 0-1岁孩子基本没有入托需求,1-2岁孩子入托需求也不多,2周岁以下幼儿基本都选择在家庭养育,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提供的托育服务侧重于2-3周岁幼儿确有带养困难的家庭。
组成人员视察的分别是徐汇区市立幼儿园、徐汇区儿童家园托育园和徐汇区领幼托育园。据悉,徐汇区共有常住人口108.8万,户籍人口91.7万,其中0-3岁户籍幼儿2.2万人。其中,在托幼一体化服务方面,全区招收2-3岁幼儿的托幼机构共37家,占全区97家幼儿园的38.54%;其中公办幼儿园5所,民办全日制托儿所2所,民办幼儿园30所。共开设59个托班,招收2-3岁幼儿1023人,占适龄幼儿总数的13.03%。在托育机构服务方面,今年6月份启动申请受理工作以来,徐汇区已有8家托育机构申办并开园,其中2家为非营利性机构,6家为营利性机构。
与会者认为,普惠性公益性托育机构比例还不高。目前,徐汇区8家托育机构中,政府实事项目建立的1家非营利性机构收费为3000元/月,其余7家机构收费为6800元/月至18000元/月不等,主要针对周边高端居住社区的家庭需求。而区域内的大型企业、园区以及科研院所参与设立托育机构的积极性还不高。
托幼一体化工作也面临资源短缺问题。徐汇是教育大区,近几年均为幼儿入园高峰,户籍适龄幼儿数年均8800人左右。该区正在通过增设教学点、扩班、增加班额数等多措并举,缓解入园难问题。而开设托班将进一步加剧幼儿园资源短缺矛盾,短期内在全区推广托幼一体化工作难度较大。
如何缓解入园难?市教委表示,本市坚持普惠性为导向,努力推动三件事促进托育服务供给:一是鼓励尚存的集体办托儿所拓展托班的供给;二是积极推动托幼一体化,支持符合条件的公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三是基于“新增、普惠、规范”的原则,将普惠性托育点的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政府通过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方式,给予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的机构予以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多方参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布10条具体举措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包括:托育机构的水电煤均实行居民价格、从业人员可以接受免费的专业培训、免征增值税、保育员和育婴员培训纳入补贴培训目录等。
市教委表示,结合未来本市人口变化总体规律,从0-3岁婴幼儿发展需要出发,深入开展需求调查,摸清全市不同年龄段幼儿家庭实际托育需求总量,研究制定托育服务三年规划,科学设定普惠性托育机构和其他类型托育机构的发展目标和规模比例,做到需求和供给相对平衡。
据悉,徐汇区正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化。对全区97家公民办托幼园所进行全面排摸,深度挖潜,在满足2019年3岁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力争在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中增设托班6个左右,在民办幼儿园中增加托班8个左右。并对区内新建幼儿园明确要求设立托班,增加资源供给正统筹资源、挖潜增效。
与此同时,徐汇正排摸“邻里汇”、社区学校等场地资源,梳理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房屋资源,加快推进公益性托育机构选址和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实现13个街镇全覆盖。另一方面,探索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园区托育点的运营成本,引导更多有条件、有意向的单位设置公益性福利性托育机构。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王海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