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深一度:多方面因素导致出现股权质押风险
v.cen.ce.cn/video_info/2018-11-13/1542091523372.json,553,45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4日讯 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下跌,为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包括国资、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在内的市场主体集体行动起来,合力用真金白银、制度倾斜等方式,重点助力上市民营企业度过难关。出现股权质押风险的原因何在?风险化解政策背后体现了怎样的监管思路?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中国经济网“金融深一度栏目”邀请到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董少鹏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进行权威解读。
左起:中国经济网主持人龙煦霏、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董少鹏、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
谈到股权质押风险出现的原因,董少鹏表示,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融资把股权质押出去,风险管控存在问题,融来的钱没有真正投向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产品上,只是用来做流动资金,甚至用来投资理财,风险暴露出来就会非常严重。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股市整体下跌,给股权质押带来很大压力,即使补充质押物、补充钱,随着市场的持续下跌,后续补充弹药也出现不足,导致压力越来越大。
董少鹏认为,如果A股能够在一个中枢线稳定下来,股权质押的问题就容易化解。客观上管理层已经做出部署,指导不轻易采取平仓措施,支持采取补充质押物以及其他股权转让的方式。另外,一小部分股权质押从起步的时候就存在不当,出现风险属于“水落石出”,而有些股权质押是正常用于融资发展,对两者要区别看待。
杨德龙分析说,股权质押风险在2015年爆发过一次,一些大股东用股钱质押工具把资金套出来,这些资金并没有进入到实际生产中,而是进入到股票市场,经过过去三年的治理,应该说很多杠杆都已经去掉,包括一些场外配资基本上被清理,但今年在股市大幅下跌之后,再次暴露出大股东的股权质押风险,这个风险相当于是2015年的风险没有被完全处理掉,再加上外部的冲击和国内金融去杠杆,资金链整体上非常紧张,造成了大股东股权质押集中爆发风险。
杨德龙强调,很多中小企业在今年受到金融去杠杆的影响,无法从银行拿到贷款,甚至出现贷款到期之后无法续贷的现象,不得不借助于股权质押来缓解资金链紧张的状况,一旦股权下跌,质押率随之下调,股价跌到平仓线附近,又会造成股价加速下跌,现在必须借助外力去打破这样一个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