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岑可法:需求,是不断创新的动力
岑可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浙大的热能工程研究所,坐落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内,已有近50年的历史。这幢毫不起眼的小楼,是岑可法的办公地点。岑可法见证了它的诞生,陪伴它成长。现在,岑可法也已踏入耄耋之年。
钱报记者如约来到热能研究所采访时,岑可法刚忙完手中的事情。83岁的岑可法如今照常来办公室工作,对研究的热情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衰减。
见到记者时,岑可法身着整齐的西装,戴着一副圆框眼镜,不过却没有想象中教授的严肃。他笑起来,两只小眼睛弯成了月牙,满面春风。
八年努力,洗煤泥“变废为宝”成发电能源
科研路上永不停歇,培养年轻人甘做幕后助手
岑可法:
需求,是不断创新的动力
改革开放,“让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改革开放四十年,岑可法最直观的感受是“中国发展很快”。同时,改革开放带给人们思想的转变是岑可法感受最深的一点,“以前很多事情都不敢想,现在很多事情大家都敢想敢做,让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岑可法曾经做了一个最大胆的决定:在1983年,他带着他的第一个博士生倪明江做煤泥发电锅炉技术的课题攻关。
当时国家引进美国的洗煤厂,将煤“洗干净”后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但是每年洗选后大量的洗煤泥作为废弃物堆放,造成了能源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
那么有没有办法用废渣来发电呢?岑可法说:“一开始也担心过能否成功。当时全世界还没有用洗煤泥来发电的电厂。但这是国家迫切需要的,美国人不能做,我们就自己做,自己创新。”
“我们把含水煤泥打到炉顶,用几十毫米粗的孔板高位让它慢慢掉下炉膛内在炉内把水分蒸发掉,然后掉进充满石英砂密相层,像煮稀饭一样上上下下反复的燃烧,一层层燃烧殆尽直至烧光,没有粘性的灰一层层剥下来,才变成垂直上升的烟气带出炉外。”
经过八年的努力,岑可法的团队成功了。“解决了大量应用废渣,又能清洁高效发电,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世界上第一台完全以洗煤泥为燃料的热电厂也在1989年成功投入商业运行。
实验成功以后,该成果在我国煤炭系统迅速得到大量推广应用,全国的洗煤厂基本都用上了这种创新的技术。1997年,这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从小颠沛流离,立志报国
“国家的重大需求是不断创新的动力。”这是岑可法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国家的热爱,体现在岑可法的一言一行之中。这颗“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岑可法小的时候就种下了。
1935年出生的岑可法在抗日战争时期念小学。当时在广东读书的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为了躲避战火,他的家庭跟着中国军队不断迁移,几乎把整个广东省都走遍了。
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中国已经解放了,岑可法选择了热能发电专业。原来,他了解到,当时国家能源匮乏,许多地方电能短缺,经常断电。
“国家想要富强,首先就要解决能源问题!”岑可法暗自下定决心,要为解决国家能源问题出一份力。
1962年,从莫斯科留学归来的岑可法回到浙江大学任教,继续研究高效燃煤发电技术。
在岑可法的眼中,煤可是一块宝藏。岑可法觉得,如何更高效地使用煤十分重要。就在这样的坚持下,岑可法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在燃煤发电技术上的攻坚。
从台前到幕后,甘做助手
岑可法将自己的人生划为3个阶段:1962年回国后,岑可法意识到,要形成工科团队才有力量做国家重大需求的工程。因此他选择做自己老师的助手,跟着老师做研究,这一做就是21年。1983年,岑可法开始准备筹建研究所(团队),到1989年浙大成立了热能工程研究所,他转变为学科带头人。但从1999年至今,他又一直担任着助手的工作。
他认为自己的定位就是助手,他说:“当年选择做助手,因为这就是建设团队的需要。现在又选择做助手,是因为假如所有项目都是我牵头的,那年轻人上不去了。”
在近一二十年的成果中,岑可法的名字大多数排在最后,他把前面的位置留给年轻人。他找到国家重大需求的课题,让年轻人当课题负责人。当他们碰到困难时,岑可法会帮忙提出解决办法,但实践还是需要年轻人亲自去做,锻炼自己。
他的团队迄今一共获得了18项国家三大奖。2016年,他们团队由倪明江教授牵头获得了“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奖。2017年,团队分别在高翔教授和严建华教授的牵头下相继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岑可法对自己的团队感情很深:“这些成果都是整个团队一起努力得来的,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团队中很多年轻人正在成长,在热能工程研究所团队55人中,有44人成为杰出人才代表。
他认为,只有团结,才能做好学科。岑可法自己在浙大校训中间加了两个字:“团结”。走进浙大热能工程研究所的大门,就能看见“求是、团结、创新”这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