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撑过了抢付高峰,却在退款时崩了?
11月12日,长沙市民胡小姐向记者展示她的华为Mate20预售价格(右)及活动当天价格(左)截屏。图片内容显示,“双11”活动当天销售价格比预售价低100元。记者朱蓉摄
本报11月12日讯刚刚宣布“双11”成交额突破2000亿大关的淘宝,又迎来了新的关注热点。今早,“淘宝退款崩了”就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网友们发现,“双11”大促期间,只支持12日零点后对未发货订单退款的淘宝退款系统在零点过5分时便已被“挤爆”。于是,大家纷纷吐槽,11日零点大量付款涌入都撑过来了,怎么退款反而崩了?
“11月12日零点过5分,淘宝退款界面持续崩溃中。”今日零点15分,微博ID“独孤酸酸”在新浪微博上感慨,“抢的时候没崩溃,这时候居然崩溃了。”在她晒出的这张截图中,界面提示“系统繁忙,稍后重试”的内容。
“双11”当天,记者体验发现,如点击已付款订单的“退款”按钮,则被提示“未发货订单的退款服务将于11月12日凌晨恢复”,无法进行即时退款申请。而在普通经营日内,订单无论在付款前后均可申请退款。
淘宝买家“依某熙”说,自己在“双11”凌晨拍错了衣服的尺码,想退款重拍却发现系统并不支持,“原本计划12日凌晨再申请,一觉醒来却发现卖家已经发货了,只好等到货再申请‘退货退款’。”
淘宝买家“cindy×××”的消费者也向三湘都市报记者介绍,当晚尝试了退款,试了好几次才成功。
饶有趣味的是,今日上午9时,“双11成交额2135亿”和“淘宝退款崩了”同时登上微博热搜,且后者的热度更是位列第三。不过,“天猫双11组委会”官方微博对此紧急辟谣:系统稳定。■记者朱蓉
预售价不划算,去年的货今年卖更贵
这个“双11”,你被商家套路了吗
“双11”的槽点可能不止“退款系统崩了”这一个。三湘都市报记者在对长沙消费者的随机采访中发现,诸如“预售价”高于“双11”的价格,去年“双11”的货卖到今年,价格还贵出100多元,“双11”售价、活动与11月12日无异等套路让大家直呼“上当”。
这个购物狂欢节,你被商家套路了吗?■记者朱蓉
套路1
预售付了尾款却发现“双11”价更低
11月12日,买家依某熙告诉记者,在今年“双11”开放预售的第一天,便支付50元定金在费雪牌官方旗舰店内预订了一款“琴琴健身器+声光安抚小海马”礼盒,“11日凌晨,算上各种优惠券及拼单后的购物津贴补贴,最终成交价为310.23元。”而当她付款后却发现,这款商品在“双11”的售价算上所能享受的优惠券、补贴,价格比预售价还低了3元。
而长沙市民胡小姐也发现,她以3188元的价格预订的华为P20手机,其“双11”的到手价则为3088元。在胡小姐提供的网页截图上,三湘都市报记者看到,该款商品的预售页面提示“到手价为3188元起”,而“双11”当天,该款商品则提示“到手价为3088元起”,比预售价格低了100元。
套路2
去年的货卖到今年,价格还涨了100多元
付同学看中了森宿旗舰店内一款棉服,其“双11”促销价格显示为499.8元,可享受天猫50元购物津贴,即成交价为459.8元。而在翻看该款商品评论后,她却发现,留言时间显示为2017年11月21日的淘宝网友评价,“双11的活动价再加上用券价格为351元。”细算下来,今年的成交价较去年高出108.8元。
而三湘都市报记者发现,该店同时在做“满1000元减500元”的促销活动,这意味着,为了推行看上去诱人的大额满减活动,商家在单个商品的售价上“做了文章”。
套路3
过了“双11”还是这个价
一般说来,尽管还有“返场狂欢”,但大促时间节点一过,商家将活动商品售价上调才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而长沙市民周小姐却发现,她在“双11”期间看中的“曼娅奴2018冬装针织裙”的“双11”售价为99元,到了11月12日,该商品价格依然为99元。
而记者也发现,尚三月旗舰店内销售的平顶毛绒盆帽这两日的售价同为39元,天猫国际官方直营销售的澳洲Bioisland孕妇DHA的两天售价也仅差1元。
提醒
及时索取购物凭证,保留相关证据
面对“双11”、“双12”等商家大型集中促销,消费者应如何避免掉入商家的“温柔陷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跃文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物时应首先选择正规网站、网店;在购物时,要及时索取购物凭证、服务凭证;消费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要学会保留相关证据,并立即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记者手记
谁在推动这场消费狂欢
尽管每年“双11”前后,提醒消费者理性购物的言论层出不穷,但是十年来,淘宝“双11”的销售却屡屡创下新高,更在今年达到了2135亿元的新高。
回顾电商大促历史,火爆起来大约源于2012年8月15日,京东、苏宁、国美三家电商平台第一次在电器网络销售上打起的“价格战”。同年的“双11”,阿里巴巴原本小打小闹的“双棍节”促销也开始向着“购物节”发生转变。
从那时开始,关于“大促猫腻”的投诉便时时传来。然而,尽管充满诟病,但每年一到节点,消费者们的购物热情依然有增无减,究竟是谁在推动这场消费的狂欢?
事实上,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促销战”里,平台、商家,甚至是后方提供服务的快递等行业,均能从中分得一杯羹,无论是争议还是叫好,只要能炒高热度,便始终乐见其成。
但需要提醒站在利益天平另一端的消费者们的是,在大促的喧嚣中始终保持冷静的心态,谨防掉入商家的温柔陷阱,才是“吃瓜”“看热闹”“大抢购”之外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