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民企转型样本:“抱团”降成本,以创新升级突围

日期:11-13
陶瓷陶瓷行业蔡初阳

原标题:佛山陶瓷民企转型样本:“抱团”降成本,以创新升级突围

本报记者李振佛山报道

导读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工资上调、物流成本攀升等情况,佛山陶瓷民企一方面“抱团取暖”降低成本,一方面向创新升级要效益。

陶瓷泥沙料供应商张华最近一直被朋友圈的两股消息所影响,既焦虑又欣喜。

焦虑的是,与自己一直有业务往来的陶瓷企业在前几天熄火停窑了,这意味着明年的订单又少了;而欣喜的是,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中央和地方都接连给民营企业吃了“定心丸”。

从今年开始,天然气价格已经三度上涨,原材料采购成本也在猛增。按照分摊到每平方米瓷砖的成本计算,使用高品质原材料,每平方米瓷砖增长1.8-2元的成本,而应用一般品质的则上涨了1-1.5元/平方米。如张华一样,焦虑的情绪从年初就开始传导到陶瓷行业上下游每一个环节的企业负责人身上。

在陶瓷产业近千亿的“陶瓷之都”佛山,注册的陶瓷品牌超过8000个,交易额占据全国20%,上述情绪并未蔓延,相反却异常平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几家陶瓷企业获悉,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工资上调、物流成本攀升等情况,陶瓷民企一方面“抱团取暖”,一方面向创新升级要效益。

原材料涨价产能下滑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鹏陶瓷”)采购部总监黄域华最先感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因为就算按照一吨涨价50元钱计算,动辄数千吨一次的采购成本就要增加数万元。

黄域华发现,已经有不少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萌生退意或退出了这个行业。

“按照行业惯例,规模较大的陶瓷厂商对上游环节有议价能力,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一般情况下会最先转嫁到原材料供应商身上。”黄域华说。

张华对此颇有感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原材料本身开采成本因人力、环保因素上升,二是原材料运输成本因人力、汽油价格因素上涨。

“现在沙石的采购成本(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等)一吨就上涨了25-30元。”张华在接受采访时算了一笔账,环保督查期间一度关停了很多石灰石矿山,因此价格一路猛涨,从55元/吨涨到了70元/吨,运输价格也随之上涨,从原来的55元/吨上调至65元/吨。

一系列的涨价自然拉高了瓷砖的成本。按照陶瓷行业协会的估算,根据不同品质原材料采购成本来看,使用品质一般的原材料生产的瓷砖每平方米成本增长了1-1.5元,而品质相对更好的则上浮了1.8-2元/平方米。

成本上涨对陶瓷行业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甚至有企业主悲观地认为,生产成本的攀升会带来整个陶瓷行业的集体洗牌。

另一方面,产能下滑同样加剧了陶瓷企业主的焦虑情绪。

广东省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尹虹表示,瓷砖行业正在进入平缓发展时期,瓷砖产业进入了发展“新常态”,明显出现了产能过剩、产量过剩,去产能化、去库存化成为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尹虹认为,一方面与陶瓷行业唇齿相依的房地产行业今年发展艰难;另一方面出口持续断崖式下跌,2018年瓷砖整体产能还会下跌,下滑幅度大约在3%以上。

佛山不少陶瓷企业早已察觉出即将面临的原材料涨价、环保趋严、出口减少等趋势。转型升级,在数年前就是大多数佛山陶瓷民企老板饭桌上讨论的焦点。

行业老兵蔡初阳总结道,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与迷茫。而“抱团取暖”是陶瓷行业一致的选择。

彼时,陶瓷行业普遍面临着非标准化、高能耗、高污染等“三大痛点”,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蔡初阳形容,陶瓷企业从原来各地招商的香饽饽成为“过街老鼠”。

2016年3月,佛山市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龙头带动、多方参与、抱团整合”的原则,以陶瓷行业为试点,由东鹏陶瓷、新明珠陶瓷、金意陶、蓝源资本等16家企业为发起人企业,打造陶瓷产业链平台——众陶联,蔡初阳成为首任董事总经理。

蔡初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主要由6部分构成,能源(电、煤、天然气)占比36%左右,泥沙料成本27%左右,化工原料18%左右,机器折旧15%左右,人力成本10%-12%左右,还有5%的消耗性支出。

“众陶联的价值,在于帮助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锻造单个企业解决不了的公共资源能力。”蔡初阳认为,降低能源和原料的生产成本首当其冲。

众陶联平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一份数据表明,平台有效降低了企业在供应链采购单品交易中的成本。2017年,降低硅酸锆成本9.8%、电费成本12.1%、煤炭综合成本15.3%,企业平均降低成本约在10.58%。

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东鹏瓷砖和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下称“金意陶”)是众多受益企业中典型的两家。

黄域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陶瓷企业563家、供应商企业3514家,一方面能够集中原材料供应信息推送给需求公司,同时又把各公司需求量集中推介给市场供应商,实现了集中交易、以量换价,提高了原材料的性价比。

“东鹏瓷砖不仅原材料五年内都以3%-5%的比例连续下降,2018年依然预计下降2.2%。”黄域华说。

金意陶副总经理朱炜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之所以看好众陶联的“抱团”模式,很大的原因在于能够整合行业资源。往年企业用电成本是开支的大头,众陶联联合多家佛山陶瓷企业采取与供电布局协议的方式,去年每度电让利0.08元,仅去年一年的成本就节约了350万元左右。

朱炜煜认为,即便全行业都遭遇涨价压力,大企业也能因其消化能力强转嫁掉一部分压力,而中小企业只能承受较大压力。与大企业看重成本不同的是,中小企业更看重融资。

蔡初阳认为,供应链金融服务恰恰能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遇到的融资难题。

在以往传统信贷模式中,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往往需要以土地、厂房等作为抵押,而这恰恰是中小企业所缺乏的。实际上中小企业拥有大量的应收账款、优质订单、存货等资源,这些资源难以得到有效转换和利用。

众陶联就是要依托产业链中核心大企业的信用,盘活这些资源,帮助围绕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门槛,减轻对土地、房产等抵押物的依赖。

“在众陶联平台,金融机构可以看到注册企业的交易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增加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信用。”蔡初阳说。

通过企业“抱团取暖”的方式,佛山陶瓷民企找到了一条解决民营企业降低成本、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此外,近年来广东、佛山都推出了不少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措施。广东近日推出了被称作“民营经济十条”的措施,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负担和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上给了企业“定心丸”。

创新的企业总能活下去

在涨价的焦虑中,一些企业还是看出了转型、创新的端倪。

打开“众陶联”的网站,陶瓷原料价格走势一目了然。这个被称作“众陶联价格指数”的走势图,通过三大类22项原材料的价格大数据制定,展现了2017年至今陶瓷行业原材料的价格走势。2017年,众陶联价格指数整体走高,全年涨幅达16.98%。

连续上涨的价格指数,在普通人眼里尽是焦虑,如何看出转型和创新趋势?

蔡初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个价格指数虽然综合反映的是上涨状态,但从各个小项分析,一般原材料价格上涨与高质量原材料上涨就有很大区别。价格指数上涨很大原因是高质量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这意味着陶瓷行业在向高端产品转型、企业运营也越来越规范。

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在陶瓷行业最能体现。随着技术的升级、出口订单的减少、消费结构的改变,陶瓷行业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唯有创新才是出路,创新的企业总能活下去。

受访的企业均认为,在艰难时刻的行业洗牌是市场规律,但瓷砖行业的洗牌方式已经升级换代,有创新能力、敢于否定自己的企业才能在这一次调整中生存下去。

谈及陶瓷民企如何创新,朱炜煜认为,企业家的预期和信心最为关键。“只要他对前景有信心,就会不断投入研发。”

黄域华认为,支持创新就要将降税费落实到实处。影响陶瓷行业创新的最大因素是成本高、风险大。只有成本控制到位,企业才敢有所投入。

在蔡初阳看来,民营企业缺乏创新动力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但根本是需要换思维,逐渐从模式创新到技术创新。创新靠的是技术能力,企业有创新能力才有盈利能力,有了盈利能力自然能融到资金。

疫苗管理将加大处罚力度 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起侮辱性绰号也属于校园欺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