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行再出十条措施深化民企金融服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2日讯(记者郭子源)记者今日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自10月16日该行与百家民营骨干企业签署《总对总合作协议》以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通过多种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近百亿的融资支持,其中净增贷款42亿元,增幅5.15%;新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券24.5亿元;首批创设民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成功帮助三家民营企业完成共计15亿元的债券发行。
截至今年10月末,在工行有融资余额的民营企业近8万户,较年初增长8%,占全部融资企业客户数量近八成;融资余额2.1万亿元;平均贷款利率5.1%,处于市场较低水平。
工行副行长胡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期出台的一些措施现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还需要继续深化落地。
他分析,工行每年的贷款要新增加上万亿,此外收回再贷的还有2万多亿,这么大的体量需要好的投向,而随着市场上个人按揭贷款的需求趋稳放缓、国有企业去杠杆和地方政府债务加强规范管理,中小微企业无疑是银行信贷一个好的去处。所以,近期监管部门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是符合市场趋势和需求实际的,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调整信贷结构的好机遇,也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易会满表示,银行与企业是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的,没有好的企业就不会有好的银行。在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工行将深入把握“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等重要论断,始终坚持“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客户优劣”的指导思想,把改进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作为落实中央“六稳”要求、促进货币政策传导的突破口,走出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路子,发挥好支持民营经济的大行引领作用和“头雁”效应。
一是推动普惠金融做实做活。牢固树立“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的理念,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逐步降低融资成本。全面优化融资品种、期限、流程和模式。如提供续贷便利,缓解企业再融资困扰,目前已累计为2.2万户民营小微企业办理续贷1454亿元;拓展增信方式,丰富信用贷款产品,扩大适用范围;合理设置贷款期限,增加中长期贷款供给;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线上产品体系,仅“网贷通”一款产品累计为超过9万户民营小微企业发放融资2.4万亿元。
二是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发展。注重分类施策,对主业突出、治理优良、负债率低的龙头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稳定上下游经营和市场信心的作用。特别是对首批100家总行级合作客户,真正做实“总对总”沟通协调、业务需求跨区域跨条线响应等服务机制,力争在全行乃至全社会形成服务民营企业的样板示范效应。对于一些杠杆率较高,遇到暂时困难,但管理规范、市场前景较好的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新兴行业等重点民营企业,稳妥做好存量融资到期接续,运用创新手段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渡过难关。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协商,稳妥做好质押风险缓释工作,审慎开展平仓操作,防范风险跨市场传导。
三是稳妥推进民营企业债转股工作。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开展民营企业债转股业务,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结构、解决临时流动性困难、增强发展后劲,为企业、为市场增添信心、改善预期。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市场化债转股子公司——工银投资已和40家企业签署4200多亿元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推进28个债转股项目共计530多亿元投资落地。近期,工银投资已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正筹备发起设立对接债转股项目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市场化债转股。
四是完善信贷与债券投资业务统筹联动机制。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债券发行,加快注册备案效率。综合运用自营、理财等渠道,加大主承销民企债券项目投资力度,做好发行端价格引导,降低直接融资成本。加强与信用增进机构合作,积极探索参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近日,工行通过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积极引导多元化的市场资金投资民企债券,成功帮助三家民营企业完成规模共计15亿元的债券发行,并为工行主承销的民营企业债券提供信用风险保护,有效稳定了债券市场预期,改善了民企债券融资环境。其中18正泰SCP001最终发行利率仅为4.6%,创下近期全国同品种、同期限、同评级的民企债券利率最低的纪录。
五是加快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在投行与跨境融资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综合化国际化优势,有针对性地提供境内+境外、债权+股权、融资+融智等综合化金融服务。发挥好银行专长和财务顾问作用,主动从金融专业视角为民营企业当好参谋,帮助企业专注主业、理性经营。
六是构建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建立科学化的投融资布局,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产品有市场和具有核心技术的民营龙头企业的融资需求。建立专业化的风险防控机制,结合民营和小微企业特点,不断优化评级授信及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精细化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和引导,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建立常态化的走访调研机制,及时了解客户服务需求,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