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形式主义是精准脱贫的“大敌”
对扶贫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录入、更新工作督促检查不力、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扶贫信息系统出现大量错误数据;在负责产业扶贫项目补助资金兑现工作中,履职尽责不到位,审核把关走过场,导致扶贫资金被套取;对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工作审核把关不严,致使数十户村民用已经实施退耕还林的土地申请享受粮食直补款……梳理近期山西、贵州等地通报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典型案例,不难发现,因个别扶贫干部不走心、不负责,导致扶贫对象不精准、扶贫资金打水漂等问题时有发生。
精准发现问题是第一步。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要把尽锐出战的力量用在刀刃上,首先要掌握贫困群众的真实情况。扶贫干部下乡走访前,先听汇报、翻台账、看图表,然后沿着参观路线走,到安排好的群众家里坐,现成的材料拿到后稍作加工就可以出一份好经验,但,这些看起来很好的东西,往往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深入田间地头、脚上沾泥,才能看到在机关“想都想不到的情况”,了解“原来还有这样的贫困户”,才能精准发现问题,进而找到“穷根”。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必须精准采取措施。越是难以帮扶的贫困户,越是要下大力帮助。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精准施策、过细工作,下一番“绣花”功夫。攻城拔寨,就是要咬定目标,“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过,一顶帽子一顶帽子地摘”。实践证明,脱贫攻坚,东部与西部情况有所不同,一个地区村与村情况有所不同,即便同一个村户与户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必须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对于受环境限制而致贫的,就要在改善生产条件与创造新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结合上下功夫;对于缺想法、没技术或是等靠要思想严重的,就要在扶贫与扶志、扶智的结合上下功夫。
干得好不好,关键看成效。出台的优惠政策、提供的人力物力资源,都必须精准落地生效。不少党员干部在蹲点结对扶贫过程中,热情很高,为驻地出点子、拉赞助,有的甚至自掏腰包为贫困家庭的致富项目提供支持。他们中,有的能保持热度不减,像钉钉子一样扎实跟进,帮助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但也有的“一趟头”“一次性”“一回话”,有了上篇没了下文,怎么行?只有“回头看”了,才能真正了解是“果真有效”还是“打了水漂”,进而举一反三,查找普遍性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承诺就要兑现,而兑现这一承诺不是件容易的事。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看细节、听真话、察实情,一是一、二是二,有成绩讲成绩,有问题讲问题。坚持用辩证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研判问题,分清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主观问题和客观问题、曾经的问题和新发生的问题,深入具体地评判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之道,形成“一抓一个准”“药到病除”的良性循环。(完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