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搭起“一带一路”连心桥

日期:11-11
马来西亚菌草一带一路

原标题:教育,搭起“一带一路”连心桥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来,我省结合自身优势,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建设发展中急需培养人才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和输出,同时建立了多层次的教育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了民心相通。

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园里,一株草,让101个国家的人走到一起;也因为一株草,林占禧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奇人物。林占禧在福建农林大学研究了30多年的草,他发现,自然界中的芒萁、类芦、斑茅等草类,可替代木头生产食用菌,就给这类草定义为“菌草”。菌草技术是林占禧发明的专利,该技术运用菌草栽培蘑菇,解决菌林矛盾。

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菌草技术被我国先后列为援巴布亚新几内亚、莱索托、卢旺达、斐济等国项目,已在国内外举办174期菌草技术及菌草产业发展国际培训班,为各国培养了6979名学员。在斐济,菌草技术被斐方誉为“岛国农业的新希望”;因为投资少、见效快,7至10天即可收回菌袋成本,在莱索托,农民称之为“Quick money”(快钱)。

这株草,是福建高校发挥优势学科力量,推动技术输出的一个缩影。技术、知识和人才培养,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华侨大学,不仅有针对“一带一路”青年培养的科技人才班,还有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目前已招收6个国家的600多名政府官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服务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建设,为深化交流提供了基础。

在注重吸收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我省高等学校“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速。厦门大学成功在海外开办了我国公立大学第一所分校——马来西亚分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和合作提供了典范。据介绍,该校的教师招聘采取三三制:三分之一从中国去,主体是厦大;三分之一是马来西亚当地教师,教授马来西亚历史、马来文;三分之一全世界招聘。预计到2022年,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在校学生将超过5000人,最终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未来,分校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大批所需的国际化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警察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福建工业学校等以及福州、厦门、泉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富有成效的主要项目近80项,知识、人员、技术交流不断得到深化。(记者谢婷)

全省已为2.89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2亿多元 歼-20四机亮相珠海航展 开弹舱展示挂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