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苏陕扶贫协作迈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
10月17日11时,苏陕扶贫协作商会活动一结束,富平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江苏省丹阳市挂职干部李嘉兴就风尘仆仆地赶到张桥镇调研产业扶贫项目。
而在同一时间,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商洛洛南县,洛南县副县长、江苏省南京市挂职干部刘群正前往北京参加一场扶贫交流活动。第二天,他又连夜赶回洛南县,安排南京市18名专业技术人员来陕支教、支医、支农事宜。
江苏省来陕挂职干部紧凑、密集的行程背后,体现的是苏陕扶贫协作开始迈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两省协作领域越来越广、交往合作越来越深、扶贫路子越走越宽。截至10月中旬,苏陕两地干部人才互访达2400多批次2.3万多人;江苏省各级财政累计支援17.5亿元,实施1400多个扶贫项目,推动苏陕扶贫协作迈向扩量、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交流合作扩量
人才交流互助向多领域拓展
吃馒头、夹辣子,在富平挂职一年多,江苏干部李嘉兴迅速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时不时还会说两句夹杂南方口音的陕西话。
2017年4月,来陕挂职的江苏省干部共有140多人。他们不仅为陕西带来了帮扶资金和项目,更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以及创新帮扶机制。
在富平县张桥镇,为解决村集体固定资产和公共积累“空壳”的问题,400万元苏陕扶贫资金支持建设了48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大棚租金的70%用于全镇贫困户分红,其余用于发展集体经济。
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的程蓬勃成为温室大棚的首批租客。他第一时间将种植基地从蒲城县荆姚镇迁过来,并一口气租下了8个大棚。“短短一个月,5棚南瓜、3棚茄子全部成苗,年底就能见收成了。”程蓬勃兴奋地说。
“虽然分红带给村民最直接的收益,但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级产业才是长远之计。”李嘉兴说。
在苏陕干部共同努力下,富平县美原镇葡萄种植等项目也先后落地,一时间富平县果品产量大增。于是,如何把农户的产品变成商品,避免果品滞销问题又摆在了丹阳驻富平联络组面前。为此,联络组组建了“苏陕优品”电商平台,搭建起一张涵盖各农产品扶贫项目的大网,让富平果品对接全国大市场。
以教育、卫生等为重点,苏陕两省不断拓宽人才交流领域。截至目前,双方组织教育系统师资交流培训超1万人次,结对学校(幼儿园)达381所。江苏省35所三级医院还与我省35所县市级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在苏陕扶贫协作的支持下,富平富丹幼儿园、洛南宁洛幼儿园近日开门迎新。“从幼儿园整体设计,到师资培训、教材使用,全是从江苏省‘取经’。”宁洛幼儿园园长刘丽萍表示,洛南幼儿教育有了质的提升。
在洛南县医院,南京市江宁区帮扶建立了医学影像及心电远程会诊中心。全县16个镇(街道办)卫生院实现数字成像系统全覆盖。这套系统不仅联通了当地公立医院,还可直达千里之外的南京市江宁医院。这样的健康支援无异于雪中送炭。洛南县卫计局局长邢敏深有感触地说:“乡镇医疗设施落后,医生临床经验缺乏。洛南山区的村民通过这条网线,在当地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从高层互派人才交流一步步延伸到基层互助,苏陕扶贫协作向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拓展,使对口帮扶地区的内生动力大大增强。
产业发展提质
优化投资结构延长产业链条
在洛南县城中心,一座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大桥——宁洛桥,见证了南京市江宁区与洛南县20余年未曾间断的帮扶和苏陕两省源远流长的友谊。
“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想干的事情还有很多。”刘群的这种紧迫感,源于来洛南县挂职副县长以来的帮扶成效——17个产业化扶贫项目已有15个建成,“合作项目高效推进,需要对接的事项也越来越多”。
在全省层面,苏陕两省优化资金投向,去年共支持559个项目建设,其中95%为产业项目,拉动投资达116.97亿元,使39.12万贫困人口受益。
10月19日,记者走进洛南县景村镇丰中村“辣上天”辣椒烘干厂房,浓郁的辣子香扑面而来。
“没有苏陕对口扶贫协作,就没有企业的今天。”“辣上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会锋的话发自肺腑。南京市江宁区驻洛南县联络组以5个贫困村村集体股份的形式,拨付资金500万元,推进“辣上天”快速发展:当地辣椒种植面积增至3万亩;8月中旬至10月下旬,企业已实现产值9000多万元。
丰中村村民成为“辣上天”产业链的直接受益者。每年企业把6万元的股金分红留给村集体后,村民“借鸡生蛋”,通过辣椒种植和工厂劳作,在家门口便获得稳定收益。
“单个农户的力量是弱小的,必须让大企业带动。”刘群说,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挥企业上接市场、下接农户的作用,拉长产业链条,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苏陕两省以共建园区的形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启动了10个“区中园”项目。其中,丹阳市依托自身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把产业园区建设的丰富经验“嫁接”到富平高新区,由此,富丹产业园应运而生。
“土地上找钱,总是有限的。富平必须依靠工业拉动经济发展、加快农业提档升级,以便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李嘉兴表示,富丹产业园的意义,就在于推动富平县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转变。
从深圳引进的前海智能新创维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入驻富丹产业园,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底盘、动力电池、电控总承等。目前,项目场地正在做地基处理。令人称赞的是,产业园项目生产已经跑在了建设前面——在租赁的厂房内,前海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3条电子产品生产线正加足马力生产。
合作内涵深化
苏陕扶贫协作迈向更高层次
10月25日下午,在陕西省政府9号楼,苏陕扶贫协作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刚结束,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主动与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领队、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世祥对接项目合作事宜。
“现在的苏陕扶贫协作已经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帮扶上,而是基于双方的经济互补性、合作互利性,进行深化合作,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张世祥说。
两年前,苏陕两省10个设区市确立结对关系。去年年底,江苏省51个经济较强的县(区、市)与陕西省56个贫困县(区)建立扶贫协作关系。江苏支援陕西财政统筹统拨资金由2016年的2亿元、2017年的4.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8.4亿元。
“2亿元到8.4亿元,苏陕扶贫协作领域在不断扩大,内涵在不断更新。”张世祥表示,双方协作起步于扶贫,但不止于扶贫。
一年前,江苏常州市驻安康市工作组向安康市政府提交《承接东南沿海毛绒玩具产业转移打造安康新兴支柱产业》的报告。安康市随后启动实施承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转移工作。目前,到安康考察的15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已投产企业32家,吸纳885名贫困人口就业。在苏陕扶贫资金使用中,安康市还创新将统筹的1420万元资金注入到当地财信担保公司,撬动了10倍的金融信贷资金用于扶贫项目。这创新了苏陕资金使用模式,让资金产生了最大效益。
江苏省还立足长远,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培训对口帮扶镇、村两级致富带头人和脱贫攻坚管理人才,为当地培养“带不走的人才”,点亮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火种”。
按照工作重心下沉,帮扶措施下移的原则,在我省所有贫困县(区)与江苏结对帮扶的基础上,目前,苏陕两省已有271个乡镇、233个村(社)结对。江苏省291家企业自筹资金8620万元,帮助结对镇村发展特色产业,补齐基础设施突出短板,确保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效果。
在张世祥看来,今天的苏陕扶贫协作已由政府主导推动扩展到社会共同参与,形成“责任共担、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发展共赢”的帮扶协作模式。(记者:王向华 程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