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屈四喜:互联网发展缩小了贫富数字鸿沟
屈四喜,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中国代表。他表示,中国企业通过互联网模式参与到农村发展中来,起到了关键作用。摄影/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中国代表屈四喜认为,互联网发展促进了信息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有序流动,以及扶贫脱贫需求与社会帮扶资源的直接对接,进而缩小了贫富数字鸿沟。
互联网促进信息在城乡间、贫富间有序流动
新京报:你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为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哪些改变?
屈四喜: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不可离开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发展有效促进了信息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有序流动,促进了扶贫脱贫需求与社会帮扶资源的直接对接,进而缩小贫富数字鸿沟。
互联网给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把一些边远地方与外界联系起来,通过信息流、交通流带来物质流动变化。中国政府出台的互联网政策,引领指导农村的数字化、农村电商的发展,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落实相配套的项目、技术。此外,中国企业也通过互联网模式参与到农村发展中来,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引领全球经济的新业态、生活的新形态。在新的形势下,世界粮食计划署愿意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等发展广泛的伙伴关系,通过在中国国内的扶贫合作,以及南南合作和一带一路战略,为实现中国全面小康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实际上,在我们与中国政府开展的南南合作中,电子商务是交流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培养发展中国家新一代农民带头人”创新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
互联网给人与人间的信息交流带来了便利
新京报:互联网的发展给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带来了哪些改变?
屈四喜: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本身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机构,是救苦、救难、救急的机构,具有紧急援助和扶贫开发的作用。互联网的发展给粮食计划署的组织方式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改变。
互联网把人与人、人与物连接起来,并给人与人间的信息交流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为我们管理带来非常大的便利。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全球有100多个办事处,上千个工作地点,成千上万的合作伙伴,都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
并且,我们还采用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提高援助工作的精准性、透明度和效率。在全球援助项目中,“智能终端”技术正得以推广,“受益人电子身份卡”、“现金电子卡”、“食物电子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新京报:世界粮食计划署后续会有哪些计划?
屈四喜:互联网的发展给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管理方式、伙伴关系等多方面带来了改变。项目管理方面,投入、设施、分配、监测、评价等都能够精准科学管理。
比如,世界粮食计划署目前正与阿里巴巴探讨将合作上升到全球层面,我们将借用阿里巴巴的阿里云技术力量,建立一个全球饥饿监测系统,以改进世界粮食计划署当前的脆弱性分析监测系统,缩短紧急援助反应时间,提供以数据为支撑的政策依据,优化项目运行、节约成本。
另外,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正在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广泛地与各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合作,构建有效可信的平台和渠道,实现资源归集最大化、对接精准化、帮扶阳光化。
同题问答
过去5年互联网行业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屈四喜:互联网变化太快了,现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丰富发展互联网技术,助推了互联网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生活各个方面。
展望未来五年,您认为世界互联网行业会有哪些趋势?
屈四喜:互联网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发展起来,还要大力发展。中国通过电商使得农产品走出来,探索出很好的路径。其他国家也要学习。
未来一年您有什么期待?
屈四喜:我们将继续推进南南合作,筹集更多资源,支持全球人道事业发展。
同时,不断助推精准扶贫,让更多人受益。
新京报记者 王俊编辑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