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身电影吸引人:对抗命运,或是渴望自我

日期:11-09
公主日记公主大对换公主

原标题:换身电影吸引人:对抗命运,或是渴望自我

11月8日,奈飞放出即将在11月16日上线的电影《公主大对换》的预告片,预告发布后,反响不错,不少观众表示期待、想看。从剧情预告看,这是部老套的换身电影,讲女公爵(以下简称公主)和长相相同的平民互换身份,公主爱上了平民女孩的同事,平民爱上了公主的未婚夫。换身电影何其多,为什么这部电影仍然具有吸引力?

《公主大对换》预告片截图,

阴差阳错,公主和平民姑娘相遇了。图源网络

换身电影本质上与身份自我认同有关。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份百分百认同的话,他(她)不会想要主动转换身份,变成别人,过别人的生活。问题恰恰就在这里,身份的自我认同是经过青春期乃至青年期不断追问“我是谁”“我要去哪里”等等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逐渐确定的。于是,青春期以及青年期的身份对调电影大多带有对身份、性别的探索性以及好奇心(《互换青春》),而主要出于对现实身份的不满和否定,继而向往转换身份,角色一般是身份定型的成年人(《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探索性是青春期的特色,对现实身份存在不满、渴望更美好的生活是青年人常见的想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就有市场。

《公主大对换》还有一个吸引人之处:公主的身份角色。几乎每一个女孩子童年都有一个公主梦,和公主相关的甜美故事能触及大部分女生内心深处温暖、温馨的角落:一般人在父母怀里总是个公主,童年不幸的人则能通过公主梦温暖冰凉的人生。成人后现实世界告诉我们,公主也有公主的烦恼,每个身份角色都有虱子爬在华美的生活之袍上,公主和平民大对换的内容设定既满足了我们向公主的世界里瞥上一眼的愿望,又安慰了我们对目前身份角色的不满:瞧,公主也想做平民。

《火车上的男人》剧照,两个生活迥异的男人因为一场旅行相遇。图源网络

身份调换这个题材类型容量比较大,各种内容都能往里装,这是它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可以是两个成年男性在职业、生活上调换,如《火车上的男人》《盗钥匙的方法》,与事业、生活的得意、失意有关;也可以是夫妻俩性别对调,如《与冤家约会》,与婚姻、两性相处之道有关。既可以是《公主大对换》里公主和平民主动选择换身份探索另一种生活,也可以是被动调换角色后的适应和回归,如《公主日记》。《公主日记》里女主角从平民到公主角色身份的更换是被动的,主观上她没打算变成公主(别人),皇室血统的客观现实使她不得不适应新身份(既是别人又是自己)。

从这里我们看到,主动调换身份更深的也是终极的本质意义:对命运的反抗。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与否、是男是女、生于哪户人家、长于何种环境……通通不由我们作主。在选择高校、职业时我们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涉及到公主还是平民这类天生注定的问题,我们则无法选择。自由高悬在空,像驴子面前挂着的胡萝卜,可望不可及。身份调换类电影极大地满足了我们对掌握生之自由的幻想,将命运摆放在手中。《公主日记》里平民姑娘只能接受并适应她的公主身份,这是命运,《公主大对换》寥寥数语的预告片内容里,我们难以判断结局。到底是公主和平民都挣脱了命运安排的身份获得了自由,还是最终各自回归原位,只是保留了恋人,这一定是很多人渴望知道的答案——那就得掏钱观看。

《变脸》剧照,恶匪or警察?其实他们只是想回到自己。图源网络

与主动选择变换身份的相反,被动调换身份的往往千方百计要回归,如《变脸》《神魂颠倒第六感》。《变脸》安排两个人一正一邪,好人想回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这很好理解,《神魂颠倒第六感》里与老人交换身体的新娘想换回自己漂亮、年轻的身体,与丈夫过正常生活,也好理解。事实上背后还有一个哲学命题,即使换到同样正派的人物、同样漂亮的女性身体中,对自己身份认同度高的人仍然不会满意,因为人的本能要“是其自身”,我就是我,要以自己本来的样子被人看见、接受,不要变成别人。这类被动换身的电影以回归自我的本能渴望吸引观众。

从“人天然要成为自己”的角度讲,《公主大对换》最恰当的结局应该公主归公主位,平民做回平民。别人再好的人生都不是自己,身份角色的变换若是像《你的名字。》,睡梦中互换身份体验一下别人的生活、醒来回到自己的人生尚可,彻底消失在别人的故事,那就是《影》一样的噩梦了。

□翠红(影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校对郭利琴

河南:开建25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破解“垃圾围城” 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周介铭 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