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香保:与胡杨“亲密接触”18年
都市消费晨报讯(记者 张冬梅 通讯员 祁峰 林海)大漠、蓝天、胡杨……望着眼前的胡杨林,游客们惊叹它的壮美,而对于王香保来说,这不止是美景,每一棵胡杨树都是他熟悉的朋友。
王香保在教新来的护林员通过观察胡杨叶子的变化,及时发现胡杨是否出现病虫害。
胡杨是较为古老的树种,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轮台的原始胡杨林,是新疆观赏胡杨林最佳地之一。
“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观赏胡杨,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和自豪。”11月3日,在距离轮台县城80公里的轮台县解放渠管护站,58岁的王香保对记者说。
一进管护站就自然进入工作状态
管护站“身处”胡杨林中,几间砖混房屋。王香保在管护站常驻18年,吃住都在这里。日常,王香保会走进胡杨林观察,大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小到胡杨树的叶子是否出现卷曲等现象。
“如果胡杨叶子出现了卷曲,那就说明有病虫害了,要立即上报给县林业局,请专家来处理。”王香保说。
记者发现,同样是胡杨树,但是它们叶子的形状却不相同。王香保笑着说:“胡杨树小的时候,叶子都是长条形的,等它们长到三四米高的时候,叶子就开始变圆了。”他摸着旁边的一棵小胡杨树说,别看它只有几十厘米高,但是在地下的根须却有两三米长,“它们小的时候光长根不长个,积蓄了充足的能量后才能茁壮成长。”
他说,这个管护站就是他的家,而胡杨林则是他一生最好的朋友。
当年骑着毛驴巡护一个月穿坏三双鞋
与胡杨结缘,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1981年,自治区林业厅林科院林科所在轮台县胡杨林保护区设立了胡杨林研究基地,3年后轮台县成立胡杨林管护站,王香保那年24岁,生活在该县原草湖乡解放渠村的他在管护站做了一名临时护林员,成为第一代胡杨林护林员。
“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当时能有一份这样的工作,我感觉特别自豪。”王香保说。
由王香保负责管护的林区总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包括胡杨林、红柳林等。那时候,王香保每次外出巡护,就靠一头小毛驴,再带上足够的馕和水,一般巡护一个区域最少7天,稍有情况就得十天半个月,回来休整一下再出发,整个林区巡护完要近一个月时间,能穿坏3双军用胶鞋。
“一望无际的胡杨林,几天见不到一个人,着急狠了,我就骑在毛驴上,边走边对着胡杨说话,想说啥就说点啥。”王香保笑着说。在胡杨林过夜,难度最大,不仅气温低,还有野兽出没。所以一定要在夜幕降临前找一个安全的落脚地。
1985年,王香保结婚了,婚后,他把妻子张少平也接到了管护站。“她刚来时天天哭鼻子,我只能哄着她。”王香保说。
听到王香保这么说,今年54岁的张少平笑着说:“刚来肯定不适应啊,后来有了孩子也就慢慢习惯了。”
后来,王香保和妻子在管护站前的空地上种上蔬菜,不仅可以自家吃,还会驮着自家种的黄萝卜、洋葱、土豆、豇豆等蔬菜送给牧民。一来二往,王香保和牧民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遇野猪侥幸逃生 遇洪水屋顶上待一周
1992年11月初,一个牧羊人告诉王香保说有人在塔里木河炸鱼。王香保一听骑上自行车就往塔河方向赶,在半路上的沙枣林中,却碰上了一群野猪。
“它们就离我30米远,大概四五十头,齐刷刷地盯着我。”王香保说,他当时就蒙了,只能硬着头皮骑车绕道走。走出200米后,发现它们没追过来,这才松了一口气,摔倒在地上。
回忆起过去,王香保话也变多了,他说,因为当时通讯落后,在管护站工作最怕遇到洪水。1998年的一天,胡杨林保护区突发洪水,那时候王香保的妻子为了照顾孩子上学离开了管护站,而王香保一人住在管护站,发现林区发洪水后,他赶紧抱着米、面、锅、碗、铺盖卷爬上屋顶。在屋顶上躲避,待了7天才等到救援。
“当时没有便捷的通讯设备,县林业局根本不知道管护站发洪水了,一周后得知消息后才赶来营救。”王香保说。
护林条件越来越好 人员越来越多
“现在的护林条件是越来越好。”王香保说,2004年轮台县林业局给护林员配发了摩托车,有些管护站还装了护林监控,周边10-15公里的胡杨林情况都能进行监控,进一步增强了护林力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巡护林区的效率。不仅如此,护林人员也由最初的王香保一人,逐步增加至19个胡杨管护站、200多名护林员。
作为胡杨林“活地图”的王香保,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他成为了老师,每天要到不同的管护站,带着新护林人员深入林区,教他们巡护的知识和经验。
解放渠管护站站长帕尔哈提·麦麦提说:“我2006年成为一名护林员。我记得2016年春天,大家跟着王师傅去沙漠里巡林,突然遇到沙尘暴,根本分不清方向,却不想王师傅居然通过观察周围红柳生长的情况,凭着记忆,带着我们回到管护站。”
“在林子里待了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和它们相处,就像家人一样熟悉了。”王香保笑着说,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以后他会经常带着小孙子到这里来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