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三分法”客观看待民企困难 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日期:11-09
郭树清民企民营企业

原标题:郭树清:“三分法”客观看待民企困难 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本报记者李玉敏北京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引起了前所有未有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总书记在讲话中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方针,并且强调一定要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隐形壁垒,解决好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特别是中小企业融不到资的问题。

话音刚落,银保监会就迅速行动起来。11月8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毫无疑问,这一政策落实到位将大大增加民企融资资金的供给,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饥渴。

三类民企融资解决思路

种过庄稼的人都知道,给地里的农作物浇水要适宜,少了会“旱死”,多了会“涝死”。企业融资也是这个道理,渴求资金的企业如果得不到支持可能资金链断裂而死,过度融资和授信的企业也可能因无序扩张而亡。

长期以来,民企与国企的竞争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融资也是。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大、种类多,发展状况千差万别,有资产规模几千亿的大集团,也有两三人的夫妻店。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样作为商业主体,无论是从成本收益还是风控的角度,都更愿意给大型国有企业贷款。即使是一些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大型民营企业,也容易受到各类“黑天鹅”事件的影响。

经济稳,金融才能稳。针对这样的情况,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民企遇到的问题归为三类,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思路。

第一类是企业在环保、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出现突然性风险事件。对这种情况需要“一企一策”进行逐一研判,帮助采取化解和改进的办法与措施。第二类是出现信用违约的情况。比如,企业贷款或者债券到期还不上,这个问题今年以来比较突出。要求银行和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起面对困难,分析具体原因,不简单断贷、抽贷和压贷,避免给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也减少银行自己的债权损失。第三类是对于出现民营企业家涉嫌违法或配合纪检监察调查等事件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汇报、沟通,千方百计保障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民企就业和信心。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组成债权人委员会,采取一致行动。

短期内,这些政策无疑会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要求增加对民企的贷款,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尽职免责、纠错容错机制等措施,能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大幅增加民企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扭转民企的规模与融资获得额不匹配的问题。

郭树清指出,根据银保监会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显示,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25%,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它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

“一二五”目标的实施,则可以引导金融之水流向饥渴的民企,防止一些正常经营的民企因为短期流动性紧张而“旱死”。

防止民企盲目多元化发展

有市场人士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的“指挥棒”下,部分民企又会成了银行融资的“香饽饽”。在加大对民企正常融资需求的同时,也应加强风险防范,防止部分民企过度融资,钱多了以后盲目多元化发展,重蹈“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的覆辙。因此,加大对民企的支持,也应发挥联合授信制度的作用,防止一些企业因为过度融资而“涝死”。

郭树清认为,逐步降低融资成本,首先要从改变观念做起,要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评价一个企业,不要看它的所有制,不要看它的规模大小,主要还是看它的治理结构、风险控制能力、技术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情况。要明确规定,银行在信贷政策、信贷业务和内部考核方面,不得有任何所有制歧视。

有市场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支持,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独立自主作出判断。贷款意愿和评估标准不再是企业的所有制,不再仅仅看重股东背景,以及发生危机之后的政府救助意愿,更应看重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还款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首先,要打破政府对国有企业“隐性兜底”的信用担保。产品没有竞争力、经营不善的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该破产的破产,该出清的及时从市场出清,而不是厚此薄彼,选择性救助,继续用大量的信贷资源向“僵尸”企业输血。

其次,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就需要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上市融资等方面,为所有企业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营造同样的竞争环境和机会。

但是,以上两点都是系统工程。恐怕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两个部门和政策所能解决的,需要多种政策在同一方向,形成合力。

梁海燕: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是技术成熟的必然 龚宇:技术创新改变传输方式和内容生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