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聚首成都共商大熊猫保护

日期:11-08
实验室大熊猫聚首

原标题:中外专家聚首成都共商大熊猫保护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8日讯(记者黄俊毅)11月7日上午9点,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书记谭洪明主持。

此次前来参加会议的委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杨光,中国科学院分院陕西科学院副院长李保国,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博士詹祥江,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程安春,华中农业大学特聘教授曹胜波,美国国家动物园高级研究员、物种生存中心主任David Wildt,德国自由大学繁殖生物学家、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德国莱布尼茨学会主任Thomas B. Hildebrandt,美国Drexel大学环境科学教授James Robert Spotila。

会上,首先举行了聘任仪式,谭洪明书记分别为委员们颁发了学术委员聘书和院士工作站聘书。会议期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侯蓉研究员向委员们汇报了实验室工作进展及成绩:截止目前,实验室先后获得科研成果7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成果14项,在国际国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同时,侯主任还向大家介绍了实验室硬件设施、开展的项目和主要成果;实验室组织构架及团队介绍;各团队研究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规划。委员们纷纷发表建议,并对实验室下一步规划给出了重要意见。最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兰景超针对此次学术委员会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祝愿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越办越好。

委员们表示,熊猫基地是国内少有产学研结合平台,也是有名的科普基地,为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验室目前已取得重要成绩,总体来讲是以应用研究为主导解决实际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把基础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是个系统工程,需在繁殖、遗传保护、营养、疫病防控等领域互相配合开展科研。实验室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科学创新放到第一位,加强机制方面的研究。继续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通过科研合作或培训的方式把年轻的科研人员送到其他机构。以问题为导向,应用新技术,解释科学问题,为实际的饲养管理作出贡献。

农业农村部:3年建设300个国家级农村双创示范基地 杜大锋:一个老兵的创业中国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