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城“大部制”改革:街道变“买方市场”合乎民众期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11月6日开始,北京市东城区17个街道将全面推开“大部制”改革。早在今年5月份,东城区已经在朝阳门、东四和东直门三个街道展开试点,此番全区推广,可见试点已取得成效,具备了复制的条件。
所谓“大部制”,即将街道原25个科室和4个事业单位“分拆重组”,整合成“六办一委一队四中心”。“六办”为综合保障办、党群工作办、社区建设办、民生保障办、社区平安办、城市管理办;“四中心”即党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中心;保留纪工委;以街道城管执法队为主体,从公安、工商、食品药品监管、交通、消防等部门抽调执法人员组建街道综合执法队。
从部门调整来看,此次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就在于,不再完全“对标上级”,而是根据工作类型、问题指向、居民所需,来调整部门设置,突出了一个“实”字。机构调整,可不像是“搭积木”一样,进行简单的拆装、组合,而是根据经验和现实问题,对部门职责进行重新梳理、优化,是针对街道提供服务的一次“供给侧改革”。
在以往的结构下,街道的25个科室往往都有自己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很多工作也都是“自上而下”的:上级有哪些任务,就落实下去。至于政策是否“水土不服”或哪些是辖区居民“求而不得”的,则疲于考量。用东城区编办主任邵惠安的话说,以往的街道更像是个“卖方市场”。
这种“卖方市场”提供的管理和服务,在落地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适。毕竟街道与街道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现实情况都不尽相同,试图“自上而下”解决所有的问题不切实际。
而此番改革,扭转了街道的这种被动态势,一方面,机构精简、扁平化,可以有效降低内部的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能;另一方面为街道工作人员赋权,让他们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此外,为了加强与民众的沟通联系,还挑选科级干部担任“社区专员”,在街道和居民之间架起桥梁,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协调、解决居民遇到的烦心事。
而这,契合了民众对街道的期待。街道作为直接为居民服务的政府派出机构,本应把服务居民、回应诉求当作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街道、社区的工作具体而琐碎,小到小区车位如何管理、垃圾分类怎样推动、如何处理人狗矛盾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办公室里、不在上级文件上,而在小区里、在马路边、在街坊的交谈中。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也只有真正走出办公室,与居民面对面平等交流,才有可能找到解锁基层难题的“密码”。期待这次改革能够让民众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提升感”。
□思凝(媒体人)
编辑 杨林鑫 校对 范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