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村庄大工匠打造乐器闯天下
都市消费晨报讯(记者刘萌萌)又到了农闲时节,走进距阿克苏地区新和县6公里的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可以看到许多肩扛乐器的青年男女谈笑风生地走在村子的小路上。这些人有些是刚刚做好乐器,想拿到师傅家里让师傅指点指点的,还有些是远道而来购买乐器的游客。
阿不拉·依不拉音在制作乐器。记者 赵长福 摄
“现在地里的活儿都干完了,这个时节既是乐器制作的高峰期,也是销售的高峰期。”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党委委员、宣传干事玛依拉·卡斯木介绍说,新和县附近几个县市的农民每到农闲时节都会来加依村购买乐器,而加依村的农民们则摇身变成技师,在这个冬季,他们要赶制出数千件乐器,供周边县市及疆内国内游客购买。
在加依村,约30%的村民以制作民族乐器为生。这个1000余人的村子“卧虎藏龙”,生活着1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加依村销售制作的乐器达1.2万多件,销售金额预计年底突破500万元,纯收入达100万元。”加依村第一书记地力木拉提说,加依村制作的乐器以都塔尔、弹拨尔、萨塔尔、热瓦普等最为有名,以工艺精细、图案美观、风格古朴、音质优美,赢得了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70多个徒弟传承乐器制作手艺
在加依村,一定要去艾依提·依明的家中,他的工作室就像一个乐器博物馆,地上摆着的、房梁上悬挂的有上百件乐器,有都塔尔、萨塔尔、艾捷克、热瓦普、二胡、吉他、马头琴等。
65岁的艾依提是加依村家喻户晓的“乐器王”,也是村里惟一的乐器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依村有制作乐器的传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艾依提老人说。
从爷爷那一代,艾依提家就开始制作乐器,15岁那年,艾依提跟着父母学起了这门手艺。制作民族乐器对技艺要求很高,从选择桑木开始,凿、雕、刻,每一道工序都很繁琐单调,而想要做好一把琴,需要制作者沉下心来。半个世纪的磨砺让艾依提制作的乐器工艺精、音色好,更是旅游景点上的热销品,甚至北京、上海乃至国外的游客都会慕名前来选购。
艾依提说,以前像他这样的匠人,都是自己带上十几把乐器出门宣传推销,后来加依村成为旅游景区,乐器制作的名声越来越大,匠人们坐在家里就有生意上门。
艾依提精湛的民族乐器制作手艺吸引了不少村里人拜师学艺。他也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这些年我收了70多个徒弟,有‘90’后,也有比我年龄还大的长者。”艾依提说,由于身体不好,近两年他制作乐器的时间大大减少,但将这门手艺传下去并发扬广大,是他的责任。
合作社带村民增收 网络销售让乐器火了
距离艾依提家几百米外,有个嘉音加依乐器合作社。合作社成员玉山·萨木萨克10年前还只是普通农民,苦于没有致富出路的他开始学起了乐器制作。他说,种地加上制作乐器,他一年的收入能有两万多元,他很满意。
39岁的吐尔地·吾甫尔是有15年经验的技师,在合作社的技艺数一数二,他负责制作的民族乐器也更高端,“我们做的乐器,像都塔尔,最便宜批发价180元,零售价250元-300元,弹拨尔最低批发价1500元,零售价2000元-2500元,高端的要三四千元,因为制作弹拨尔是取材于整块桑木,对材料和工艺要求都很高。”
这个吸收了数十位村民从事乐器制作的合作社已经成立4年了,负责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阿不拉·依不拉音在村民眼里是个“大能人”。“我以前只是偶尔带个把徒弟,每年的乐器销售额不会超过10万元,纯利润1万多元。但加依村乐器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我制作的乐器不够卖了。”于是,阿不拉在援疆干部帮助下,于2014年成立了嘉音加依乐器合作社。合作社成立第一年,销售额便突破5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为增加销售额,第二年,他又将网络销售带到了村民们面前。
他聘请了几个精通电子商务的大学生,注册了“天籁嘉音民族手工乐器合作社”电商平台。包装乐器、填单、托运,阿不拉每天忙个不停,村民们都把自家制作的乐器送到他那里,委托他销售。阿不拉说,有了网络销售后,乐器销量增长了25%。如今,合作社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技师们的年收入也达到近4万元。
“依其艾日克镇共有21个村,加依村是今年脱贫的深度贫困村。以前人多地少,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如今,全村200多户里近一半的人在制作乐器。”玛依拉说。
新疆各地都有乐器传统工艺
其实在新疆,像加依村这样的乐器村并不只有一个,在喀什地区疏附县吾库萨克镇托万克吾库萨克村,这里的300多户村民中有200多户也在从事乐器制作,县里还建立了民生工业示范基地,将民族乐器产业化。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11村也是有名的乐器村,穷·阿布都热西提经营的民族乐器合作社今年净挣了50万元,目前,在合作社制作乐器的村民有98人,人均月收入达2500元,最高的有5500元。
焉耆县包尔海乡的全疆首个民族乐器制作培训演绎中心今年刚刚落定,为进一步加强对托布秀尔、弹拨尔等民族乐器及民族音乐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这个蒙古族居多的乡镇走上了“政府+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演绎中心聘请乐器制作传承人对当地数十名贫困户免费培训,将他们打造成民族乐器制作工匠,并与合作社签订了用工协议,一个月工资能拿两千元。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夕阳中的加依村,艾依提拿出萨塔尔开始演奏,乐声如泉水流淌,是对半个世纪坚守的诉说,也是对村民们幸福生活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