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大专属金融产品护航 中行将与“进博会”发生化学反应
文/黄斌
“前期我们充分发挥全球网络优势,在16个国家举办了进博会推介活动,营销海外客户超过1,400家。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向全球传递我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自由贸易、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一贯立场和积极信号。”9月27日,中国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的誓师动员大会上如是说。彼时,距离进博会开幕还有39天。
首届进博会因其超高的规格和背负的使命而备受关注。目前,进博会已吸引全球十多个国家首脑参会,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中的200余家深度参与其中;而进博会通过主动加大进口贸易,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承载着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理念。
在这一历史性重大机遇上,中行以“唯一银行类综合服务支持企业”的角色出现,在进博会上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中行自然全力出击。早在2017年9月,中行就启动了筹备工作。2018年3月,中行便成立了服务进博会的专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由董事长陈四清挂帅上阵,亲自协调28个业务条线、5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家海外机构、以及36家境内分行。
正是在行内最高级别领导小组加持下,中行才得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16个国家举办进博会推介活动,营销1400余家海外客户”的前期调研任务;更重要的是,中行通过与客户沟通获得的经验,设计出了进博会的专属金融产品体系。
这一体系被中行概括为:“合、汇、保、融”四位一体专属金融产品。其与中行的全覆盖基础产品、差异化特色产品一起,构成了中行此次在进博会上提供的“三个层次”金融产品体系,立体化地满足各方需求。
作为海外根基深厚的国有大行,服务进博会自有其独特优势,这也是其被选为“唯一银行类综合服务支持企业”的关键原因;进博会亦将反哺中行,助其拓展客户、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客户粘性等。
“帮助参会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入全球资金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陈四清在前述誓师大会上说。
历史之路已然交汇,二者的化学反应,值得期待。
“合、汇、保、融”四大专属产品护航
中行为进博会制定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分为三个层次:全覆盖的基础产品、差异化的特色产品和定制化的专属产品。金融服务将涵盖进口博览会展前、展中、展后各个阶段。
基础产品方面,中行将凭借完善的对公、对私产品线,为进口博览会的展商、采购商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有关服务将包括开户、汇兑、结算、担保、投资、融资、现金管理、协助报关等各个领域。
特色产品方面,基于进口博览会的国际性、多元性,我行将发挥特色优势,为进口博览会提供各类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外汇业务、结算业务、小微金融、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保险业务等各个领域。
而对这场特别的博览会,中行还量身定制了特别的专属金融产品及服务,并被称作“合、汇、保、融”四大进口博览会专属金融产品。
具体而言,“合”是指跨境撮合对接服务。中行通过精准的客户数据分析以及专项跨境撮合活动,促使境内外展商客商的需求最高效、最深度、最便捷地实现匹配,促成更多交易完成。
“汇”是指专属支付服务。中行提供集聚合支付、跨境结算为一体的金融支付服务,为客户提供通过境内外银行卡、微信、支付宝即可快速完成交易的优质体验。
“保”是指专属保函服务。结合进口博览会的特点以及中行在保函领域的专业优势,中行定制了专属税款保函业务方案,方便境内外企业快速通关、先放后税、高效参会。
“融”则指专属融资服务。中行通过大数据匹配、线上平台审核等手段,通过小微企业线上预授信平台为众多参会中小企业提供在线授信审核,提升融资效率。同时,中行凭借自身数据积累,为买卖双方提供信用支持和专属融资解决方案。
反哺中行:提升品牌知名度、客户粘性
尽管中行此前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官方银行合作伙伴,以及广交会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持续服务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进博会规模之大、需求之丰富,对中行而言依旧存在一定挑战。
“届时海内外展商、客商云集,预计每天会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客户需求涌现,这些需求可能是中国银行现有服务能够满足的,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交易场景需要我们进行服务升级或创新的。”中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李芒近期公开表示,首届进博会为中行,乃至所有中国金融机构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交易盛况,但“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挑战,实际上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可以说进口博览会将会让我们的产品更加完善、服务更加精准,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充当国际贸易之间更坚实的桥梁。相信通过此次盛会,我们的海外客户群体会更加夯实、在国际上的品牌认知度会更清晰,这将成为中国银行在国际化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加持。”李芒总结称。
持续输血“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横空出世;2015年,中行提出建设“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战略,要做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首选银行。
进博会与“一带一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7.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6.5%。其中出口4.3万亿元,而进口3.07万亿元。
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参与进博会,势将进一步扩大贸易往来,进一步推高贸易额。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报名参加进口博览会的参展企业覆盖了超过50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
过去几年里,中行持续执行“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为这条金融动脉的“输血”也从未停止。
具体举措则包括机构布局、授信及项目拓展、发行“一带一路”主题债券筹资等。
据中行公布的数字,截至目前,中行海外机构已经覆盖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继续在中资银行中领先。
“一带一路”主题债券方面。2018年4月,中行在境外成功发行32亿美元等值“一带一路”主题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一带一路”相关信贷项目。本次发行包括美元、欧元、澳元和新西兰元,共计6个债券品种。
这也是中行继2015年、2017年三次发行之后,第四次发行“一带一路”主题债券。目前累计发行该类债券总规模已高达百亿美元,涉及中国银行亚、欧、非等12家分支机构;发行币种涵盖人民币、美元、欧元等6个币种。
此外,2018年,中行还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重点包括双方在人民币业务拓展、债券发行等多方层次合作。该备忘录成功签署后已列为哈总统访华期间中哈双边外交成果之一。
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
56789——这是一组近期被频繁提起的数字,用以概括国内2000多万户民营企业的贡献:民企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超过50%,民企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了70%,解决的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了90%。这些民营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
首届进博会,亦将成为中小企业进行跨境贸易的重要平台。例如,据韩国贸易协会国际事业本部中国室室长李相近日透露,将有超过270家韩国企业参与进博会;韩国贸易协会网站显示,除了LG生活健康、SK海力士、乐天等个别大企业外,此次参展的韩企大多是中小企业。而中国银行早在2014年即开始着手开展“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活动,为国内外中小企业跨境“相亲”,寻找贸易及技术合作。
截至目前,中行已在全球举办49场跨境撮合对接会,吸引来自五大洲80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家中外企业参加,行业涉及高端制造、环保、信息科技、教育、医疗、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旅游服务,帮助企业成功实现贸易、投资、技术引进等一系列商务合作。
同时,中行还依托中小企业“中银信贷工厂”模式,提高小微企业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截至目前授信余额近3000亿元,服务客户超过4.5万户。
在信贷工厂的基础上,中行还推出针对科技企业的“中关村模式”,以解决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的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该模式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广东珠江、湖北东湖、江苏苏州、天津滨海等地推广;截至目前,该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余额超过130亿元,授信客户超过1000户,累计投放超过500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过4000户。
中国政府高层此前提出了一个辽阔的开放宏图,并将着力点设计在4项开放举措上: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主动扩大进口。
进博会无疑是扩大进口这块拼图,并将对深度参与其中的中行带来挑战、送去机遇。隶属于“放宽市场准入”的金融业对外开放,目前正推进得如火如荼;与进博会类似,金融业开放也将带来机遇和挑战。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中行掌舵人的精准眼光,亦有待中行全体员工的励精图治,迎难而上。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