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0万亿美元的大生意
11月5日上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演讲提出对全球化大势的中国判断,展示中国主动开放的鲜明立场,阐明中国进一步开放的坚定举措,“开放”一词共出现52次。在全球化逆风、贸易保护袭来的时候,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全球传递中国经济更加开放的强烈信号。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3000多家企业,它们既有来自全球的主要经济大国,也有全球最不发达国家;既有跨国高科技公司,也有初级农产品生产者。
40万亿美元进口市场的背后,是中国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支撑这种需求的是越来越富裕的消费者,是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保持稳步提升,而这有赖于改革开放在一次次自我修复和重塑中,赋予中国经济的强大增长动能。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市场的成长来之不易,这其中经历过诸侯割据的大打价格战,也经历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营销策略。在过往相对低水平的竞争中,拉低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拖慢了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进而妨碍了对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方面的投入,导致企业以及整个行业的后续竞争力不足。
竞争能力不足,一方面制约了有效供给,一方面也造成了被抑制的需求。面向低端市场的产品陷入产能过剩,而面向中高端消费者对产品升级换代的需求又大多得不到满足,世界工厂与“十三亿消费者”之间时有错过,令人不胜感慨。
因此,坚定地开放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打开万亿消费市场,不是对准13亿人口简单的数人头,而是对准13亿人口中不同的消费诉求,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精准订制化生产和投放。随着电子商务兴起带动物流条件的改善和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中国市场正在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大市场迈进。
把脉当前世界经济,习近平指出“开放”是一剂良方。不断开放市场,中国将主动参与更高水平的竞争,随着这些国际制造涌入中国万亿消费市场,将倒逼国内企业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整体的行业竞争力,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向上游生产环节渗透,与生产制造环节的连接的选择弹性空间也越来越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无论是高端制造业还是高科技产业,都将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营商环境的壁垒不断被打破,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享受到对外开放的制度红利。这不仅事关亿万中国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将促使中国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加速变革,在全球供应链中重新定义自我,让中国制造的中国商品与全世界优秀商品一道分享万亿消费市场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