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警方认定“高铁父亲猥亵女童”不成立,但父母子女相处仍是大问题
摘要:一千个家庭可能就有一千种亲子关系模式,其中不但牵涉到是否科学、合理、应当的问题,还牵涉到合法与非法的问题。
从10月28日开始,“G1402次列车发生疑似猥亵女童”视频就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媒体和网友热议。10月31日,南昌铁路公安处发布情况通报,称现已查明视频中当事人周某某与小女孩系父女关系,视频中周某某行为不构成猥亵违法。
自始至终,这一事件都伴随着激烈争论。视频甫一公布,就有很多网友认为当事人的行为已经越界,哪怕是亲生父亲也不能如此亲昵,特别是其中一些抚摸和亲吻的行为已经涉嫌猥亵。但也有人表达了不同看法。一些身为父母的网友表示,自己平时对未成年子女也有类似举动,那只是表达父爱母爱的一种方式,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警方的情况通报发布之后,相关争论再次掀起高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事件无论从客观要件还是主观要件来看,都不满足相关法律对于猥亵儿童罪构成要件的规定,所以警方认定当事人不构成猥亵违法在意料之中。但也有人对这一结果感到意外,表示如果拿欧美一些国家的法律标准来衡量,这位父亲可能已经涉嫌严重违法犯罪。他们据此认为,中国社会对于儿童性权益的保护意识普遍不足,相关的法律制度也比较滞后。还有女童权益保护组织认为,父女之间这样的行为拿到任何一个家庭里都不合适,当事爸爸应该受到谴责。
围绕这一事件的争论,印证了社会中一个日益突显的普遍问题。在亲子关系之中,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如何定位,彼此之间如何相处互动,有哪些法律规定需要遵守,有哪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应该遵循,这一系列问题,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中都是模糊不清的。一千个家庭可能就有一千种亲子关系模式,其中不但牵涉到是否科学、合理、应当的问题,还牵涉到合法与非法的问题。
很多父母都缺乏这种意识:未成年子女从法律上和人格上来说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权益和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由于这种意识的缺乏,亲子之间的界线很容易模糊,甚至被完全抹去。未成年子女变成父母的附属,甚至变成“私有物品”,父母可以随心所欲对待、处置他们。
在亲子关系界线模糊、行为规范失序,相关的法律规定又无法深入人心、获得普遍遵守的情况下,亲子关系就会产生种种乱象。无度宠溺、严厉控制、虐待遗弃,这些表现形式各异的亲子问题,其实都出于上述同一个根源。就在10月30日,网上开始传播另一段令人发指的视频。据河南淅川县警方确认,视频反映当地一位父亲虐待儿子的情况属实。视频中的那位父亲向警方承认,因为儿子调皮、成绩不好,所以他将其背部打得伤痕累累。
一位父亲在高铁这种公众场合对女儿亲昵过度,另一位父亲对儿子进行非人虐待,这看似南辕北辙的两起事件,其实都反映了在父母心目中,未成年人子女根本没有获得独立人格和平等地位,他们的各方面权益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和保护。
亲子关系问题已经不是孤立个案。据复旦大学商业人类学教学研究基地开展的一项长期田野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青少年群体中,在亲子关系方面遭遇困扰的比例逐年走高,相当高比例的受访者提到,自己在与父母相处方面存在问题。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就诊情况也显示,近年来,由亲子关系引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比例逐步攀升,目前每年因此就诊的比率已经高达20%。在一个社会文化急剧变迁的时代里,青少年日益追求平等地位、独立个性,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承认。但很多父母没有意识、或者轻视这种变化,仍然把未成年子女视为自己的附属而随意掌控,两者之间难以避免爆发矛盾冲突。
亲子关系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甚至会终其一生地影响孩子们未来的身心健康。这也是新闻报道所暴露的种种亲子关系乱象最令人担忧的地方。父母应该如何与子女相处,子女又应该如何与父母相处,如何建构一种科学合理、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权益,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得到保障,都需要从法律和伦理两个层面上,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家庭、教育机构开展广泛深入的探讨,才有可能逐步形成共识。
栏目主编:封寿炎文字编辑:封寿炎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