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份“五岁娃最强简历”,什么最强什么最弱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这两天,一份“复二代”五岁娃的简历爆红网络。据称,这个五岁小朋友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生,目前在外企担任高管。为了让孩子入读国际学校,父母设计了这份简历。
简历显示,这位小朋友两岁开始听并跟唱诗歌,五岁会背百首古诗,英文书年阅读量超过五百本,四岁半开始学钢琴,围棋取得11级证书,曾游历长三角各省市,去过日本和印尼等国家……
“最强简历”其实也没那么强
许多网友看过这份简历后表示要跪,甚至认为自己一辈子也比不上这孩子,当然也有“孩子,你快乐吗”这种老生常谈式的质疑。
在层出不穷的“中产育儿”事件中,不管是震惊、自愧不如,还是质疑,都已成套路,并不稀奇。可让我留意的是一段相当“嚣张”的质疑:有人根据简历和报名学校周边状况,进行了一系列推测。
推测涉及孩子的家庭状况,他通过报名学校周边小区的情况,认为孩子所住小区档次不会高,父母应该也不是上海本地人,简历中没有家庭照,房子肯定不大。
推测也涉及孩子自身,他认为这孩子的体育爱好是不花钱的足球和一次性消费的游泳,显然不高端。乐器是最普通的钢琴且未提及师从,围棋的级数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厉害。让众多网友惊呼的五百本英文读物多半是幼儿园推荐读物,并不特别。旅行经历更是最大黑点,孩子只去过亚洲国家,唯一发达国家是日本,落后于同龄人。
▲简历截图。图片来自微博。
这个质疑充满不可名状的优越感,看起来让人反感。但它与“最强简历”是一体两面,划定着“育儿标准”。
让许多网友们惊呼的“最强简历”,在这个“育儿标准”的标尺之下,不但不强,甚至有不达标的可能。
“最牛简历”暴露了中间收入阶层的育儿尴尬
许多人将这类“育儿标准”视为中间收入阶层的盲目攀比,多少是一种误解。攀比源自虚荣,而不少中间收入阶层面对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困局。
这个困局的关键,也不仅仅在于中间收入阶层的脆弱。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失业危机,房贷车贷压力,随时因病返贫……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但并非育儿压力的全部。问题还在于,这个阶层普遍有着较高学历、良好工作和较为宽广的视野,希望给孩子更广阔的空间,但收入往往跟不上眼界,投入跟不上期望。
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真正的有钱人不会有,没钱的人也不会有。
当许多人对这份“最强简历”表示惊叹时,我倒有一种莫名的悲哀。这么漂亮的简历,眼熟的模板、娴熟的排版、清晰的条理,什么人才会做得出来?
没文化的人做不出来,初入职场的菜鸟做不出来。但是,真正的有钱人也做不出来,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做,或者终他们一生,都未曾做过一份简历,甚至连别人的简历都无需看,因为有PR代劳。
这份简历背后,其实是孩子父母职场打拼的心酸。他们一定有过类似的经验,甚至有过被拒的经历。他们懂得排版,懂得视觉上的美学效果,那是因为他们做过太多类似的简历、方案、报告。每每做完这些,他们揉揉发痛发酸的眼睛,拿起凉掉的外卖盒饭,窗外或许已是华灯璀璨。他们靠努力在北上广赢得一席之地,跻身中间收入阶层,现实不允许他们后退。
也正因此,中间收入阶层的“育儿标准”,也是“杂交”的产物。家长在“让孩子放飞天性快乐成长”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摇摆,妄求一个平衡点。前者是源自其知识体系带来的认知,后者则源自他们眼中的现实和对未来的判断。
所以,你会在“育儿标准”里见到各种素质教育的影子,琴棋书画、模型与手工、游戏与编程,还有各种运动和旅行。但与此同时,这一切都不是“潜移默化” “细水长流”等理应的教育形态,而是被赋予了极强的目的性。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学琴为了考级,学棋为了考级,考级为了升学,日后留学也为了一份好工作。即使很多家长心知肚明,目的性越强,就越会失去学习的意义。
前几年有个统计,国内外顶层富人家庭的孩子,学习艺术专业的比例相当高,创意性和开拓性专业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们有足够底气为之付出时间,甚至当做事业。相比之下,中间收入阶层在这方面显然保守得多,即使子女手握各种乐器、棋类的级别证书,他们也不会将之视为子女未来的事业方向。他们更看重的选择,当然还是医生律师公务员之类。
一份并不算强的“最强简历”,暴露的恰恰是中间收入阶层并不足够的底气。
□叶克飞(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