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们用一个背包换来一份平安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1日讯 10月27日第六站,红色之旅探访团走进晋江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探寻这支“特别能战斗刑警队”的战斗力由何而来。
晋江是民营经济的热土。1996年至2002年,先后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七下晋江调研,总结提出了“晋江经验”。在爱拼敢赢的晋江刑警身上,“晋江经验”也结出硕果,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 的“背包精神”。1999年8月3日,晋江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被国务院授予“特别能战斗刑警队”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刑侦战线一面响当当的旗帜。
荣誉室里,民警介绍“特别能战斗刑警队”荣誉称号的背后故事。
“安平桥”横卧于晋江市与南安市之间的海湾,曾是沟通两地的重要通道。人们把对平稳安定的期许寄情此桥,故其得名。而这些,都与晋江刑警大队扎根群众、守护平安的“背包精神”同振共鸣。
当时,晋江刑警大队有40个行军包,一发生大案要案,刑警队员立刻打起背包,进驻案发现场,就近安营扎寨,工作不分昼夜,不破案件不收兵。群众把这种打背包破案的拼劲,称为“背包精神”。也是这份精神,使这支队伍收获了刑事案件破案率全省第一的荣耀,为当地群众换来了一份平安。
在安平桥畔,回忆警队中老一辈警员“一个背包,扎根群众”的故事,静思守护一方平安的使命职责,成为这支队伍理解和传承“背包精神”的常态化教育实践活动。
这个背包,看似平凡,对违法犯罪分子很有震慑力,却是能给晋江百姓踏实感和安全感的定心丸。同时,它也是一道军令状,不断激发这支警队的血性和韧劲,更是一份传承,指引一代代新警看齐追随老一辈刑警的坚守和荣光。
时过境迁,传统“背包”里装的物件变了,铺盖卷、旧床板被高科技手段取代,但这支队伍的精气神不变。在传承“晋江经验”,服务晋江经济建设发展中,他们依旧是一把利刃尖刀,定将永恒守护晋江百姓的平安。
(王鹏强 本报记者 谢梦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