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乘“一带一路”东风 我省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融入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立“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民族服饰、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等产业有序发展,举办世博会青海主题日……我省立足自身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如今,青海开放型经济硕果累累。
乘“一带一路”东风:开辟我省境外投资新领域
10月9日,随着长长的汽笛声,青海德令哈至俄罗斯巴尔瑙尔75026次中欧班列从德令哈站缓缓驶出,又一趟单一产品整装中欧班列从青海开行。
“从2016年至今,青海5列单向货品中欧班列和南向通道的开行,使青海成为中国开行单一产品整装中欧班列最多省份。”青海省商务厅副厅长李雅琳说,中欧班列的先后开行,填补了青藏高原的历史空白,架起了我省特色产品与欧洲消费市场的新桥梁,使青海由原来的对外贸易内陆腹地变成了前沿阵地,实现了历史性的角色转换,同时也打开了青海多点多线国际班列运输大通道。
据统计,2013年9月至今,我省新设外商投资项目50个,投资总额16.9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39亿美元,其中:新批准中外合资项目23个,合同利用外资1.62亿美元,新批准外商独资项目26个,合同利用外资3.76亿美元,新批准中外合作项目1个,合同利用外资0.04亿美元。
此外,连续成功举办15届“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2018年藏毯展再创历史新高,34个国家和地区的223家企业参展,国际参展商比例高达6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客商成为境外主要参展力量,参展国家和企业分别较上届增长25.9%和26.7%。
乘“一带一路”东风:助推我省特色产业走出国门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省积极融入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着力推进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三项建设”,探索建立“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有力地促进了藏毯、穆斯林民族服饰、“三绒”制品、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等产业发展。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等园区经济成功实现外向型发展,累计与“一带一路”国家间达成经贸合作协议40多亿元,基本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生物医药等一批支撑对外经贸合作发展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我省深入推进融入“南向通道”建设工作,组织召开“五省区市南向通道牵头部门座谈会”,共同签订了《青海省加入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合作机制的备忘录》,全省融入南向通道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确立。
值得关注的是,西宁、海东、海西逐渐提升开放层次,开放型经济区域格局呈现“东升西快”的可喜态势,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乘“一带一路”东风:让全世界认识青海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也日益活跃,连续3年与土库曼斯坦互派留学生开展学习交流,组织人员赴德国参加“青海对外商贸经济融入丝绸之路经济沿线区域发展”专题培训班。
去年8月1日,以“大美青海”为主题的青海活动日开幕式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举行。青海向全世界揭开神秘面纱,让各国观众感受到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还蕴藏着经贸合作的无穷机遇。
不仅是世博会青海主题日,大美青海能源农牧经贸推介会和青海省与哈萨克斯坦企业对接洽谈会等经贸活动,也进一步扩大了青海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近几年的对外贸易在持续增长,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新备案境外投资项目5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为150704.6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46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092人。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我省将在融入国家战略中更要加快步伐,大力挖掘自身优势,服从服务于国家顶层设计,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提升多领域合作水平,努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范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