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0年以上历史的老旧房屋是否一定不能拆?老城厢的居民何时能彻底告别马桶?
摘要:旧区改造工作要做到“能留尽留,能改则改,该拆快拆”。
昨天,市政协开展“加快推进旧区改造,着力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专题年末视察。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随着大拆大建传统思路被城市有机更新的理念替代,旧区改造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为此,委员们走访杨浦区方子桥旧改基地,了解旧改工作情况,积极建言献策。
“留改拆”要明确评估机制
虽然已多次走访旧区,来到被称为方子桥的杨浦区大桥街道113、115街坊,不少委员仍为眼前的景象感到揪心。这片面积超过7.4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生活着2654户居民,建筑规模大,私房占比高,违法乱搭现象严重,由此也带来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居民居住条件与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该地区也被杨浦区列为今年启动的最大旧改基地。
不久前的11月23日,是方子桥“二次征询”正式签约的第一天,两个街坊签约率均达到补偿协议生效比例。方子桥基地的征收成功,意味着杨浦区今年5000户的旧改征收任务提前完成。
“相信方子桥的居民们很快就能过上更美好的日子了!”在委员们看来,旧区和旧住房改造涉及民生改善,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和城市公共安全,应当高度重视、加快推进。
视察过程中,委员们纷纷建议,旧区改造工作要做到“能留尽留,能改则改,该拆快拆”。在保护好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也要制定明晰的评估标准,明确什么样的房子该留,什么样的则该拆。
“有人担心,如果拆了老房子,是不是就成了‘历史的罪人’。我听到有一种说法,有5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就作为文物,不能拆了。”王洁委员对仅以年限评价房屋价值的方式提出了质疑,在她看来,对于历史风貌的保护不能搞“形式主义”:“如果房屋没有历史故事,如果房屋真的快要塌了,未必需要保留。”
“杨浦有很多‘工人新村’,那些都是历史的记忆。”马驰委员指出,有计划、有目标地保留一些如“工人新村”之类的老建筑,保持它们的基本风貌,可以帮助我们铭记历史,丰富上海作为“人文之城”的文化底蕴。“至于是不是50年以上的老房子都要留,要打一个问号。留与不留,需要确立明晰标准,认真进行评估。”
作为建筑行业业内人士,王洁表示,相比拆房,留房从实施难度到开销都要更大,如果花大成本对房屋进行保留、改造后,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对这些房屋的保留就应当抱有审慎态度。
聚焦民生改善啃下“硬骨头”
杨浦区是二级以下旧里最多的中心城区之一,“从杨浦大桥上望下去,一大片一大片都是老房子。”作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杨浦区有大量沿江而建的老厂房,产业工人们邻厂而居,遗留下来的旧住房占到了全区旧里总量的85%以上。这些产业工人自建的私房,普遍房屋质量较差,结构上则没有单独的厨卫设施。
今年,市政府明确要完成4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实施30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修缮保护100万平方米各类里弄房屋。按照“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总体要求,截至9月底,本市已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25.3万平方米,惠及1.1万户居民,预计能够完成全年任务,旧住房综合改造与里弄房屋修缮保护完成数量都已超过全年目标。
“但同时应该看到,旧区改造的任务依然繁重。”有委员指出,截至2017年底,全市中心城区仍有尚未启动改造的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270多万平方米,还有17万多户居民居住条件困难无卫生设施。“这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现,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这块短板必须补上。”
“到去年年底,全市还有33万只马桶,其中二级以下旧里17.8万只,老旧小区也有15.5万只。”
陆月星委员认为,马桶是民生的“标志物”,如果到2035年上海还有这么多马桶,实在是“说不过去”。他建议,要聚焦这一民生关切,凝聚各方力量,让居住环境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啃下“硬骨头”。
据了解,接下来,本市还将以解决实际居住困难为出发点,全力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旧区改造任务目标,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保护利用好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吴頔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