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正建设“韧性城市”
新京报快讯(记者 周依)11月29日,《城市与减灾》论坛·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8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五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杰青、长江学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韧性城市”概念指适应不确定性扰动(狭义上指灾害)能力的城市系统,韧性城市通过城市完善整体格局和持续的功能运行,可以适应和化解这种灾害,基本维持相似的功能结构、系统,并能迅速实现灾后恢复,甚至通过适应灾害的经验积累,提升应对灾害能力进而保持系统活力。
2015年,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减轻自然灾害风险、实现社会灾害韧性纳入目标和指标体系。2016年,第三届联合国住房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大会将倡导“城市的生态与韧性”作为新城市议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早在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已开始对“韧性城市”展开研究,近期发展迅速,黄石、德阳、海盐、义乌、北京等城市正在进行“韧性城市”建设。
为推进“韧性城乡”科学计划的实施,按照中国地震局统一部署,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发起成立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我国城乡韧性与工程防灾行业相关业务工作。
首届专委会委员由来自64个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的134人组成,其中两院院士12人,杰青、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知名专家学者35人。今晚,大会还将选举产生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并审议专委会管理办法。
当晚,与会专家还将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北京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进行讨论。
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谢礼立
新京报:如何理解“韧性城市”的内涵?
谢礼立:“韧性城市”主要是为了做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地震和风灾、洪水、恐怖袭击等其他灾害作用下,城市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韧性城市的内涵。
新京报:目前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处于什么阶段?
谢礼立:目前,有一些城市正在“韧性城市”的建设中,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即在地震发生后开展应急救援等。今后“韧性城市”要有严格的灾前定量评估,很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逐步完善。
新京报:如何评估一个城市是否具有“韧性”?
谢礼立:首先根据它城市本身的防灾措施判断,然后判断假如碰到一个多大的地震,它会产生多少的破坏?这样的破坏发生了以后,政府能不能在短时间之内把它恢复到合理的范围。因为你时间越长,城市功能得不到发挥,它损失会继续延续。然后看这个城市本身的GDP有多少,能不能短期来帮它恢复,我们都要测算。根据它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来判断其是否具备“韧性”。
新京报:当前“韧性城市”建设的难点在哪里?
谢礼立:希望我们国家城市建设能够逐步按照“韧性城市”的要求来实现,但应该讲难度还是很大。很多新建城市可以达到要求,但很多老城市很多设施根本就没按照“韧性”要求来布局设计,就要逐步改造。这个任务应该是很艰巨的,当然艰巨的工作我们也得做。
将来还是要搞清楚对城市防震减灾、城市运行起决定性作用的这些因素,每个维度在里面起什么作用,在地震中可能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因此要有完善的顶层设计,对每一个防灾损失的步骤要有一个明确的路线图,形成一个制度,然后根据这种制度设计行为来评价。
新京报:对普通大众来说,如何理解“韧性城市”和我们的关系?
谢礼立:作为老百姓来讲,要懂得“韧性”这个概念的原理,理解要实现“韧性”我们要做哪些事情,那这里面将来也可能要改变他的生活习惯,比如说房子装修的时候,如果装修完了以后房子抗震能力弱了,那地震时就容易出现问题,还包括地震发生以后怎么保护自己、救援别人等等。
新京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成立有什么意义?
谢礼立:成立这个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就是把同行的专业人士集中在一起,更好地研究判断审视现在城乡韧性发展到什么程度,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么解决,然后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得出统一的努力方向和路线图。从研究层面,通过专业的讨论才能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在实施层面,将来各个领域也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防灾减灾工作和“韧性城市”的建设当中,政府肯定是要发挥主导作用,而民众团体、社会团体也要和政府采取一致的行动。
新京报记者 周依
见习编辑 马瑾倩 校对 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