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凡丑闻殃及公司  明星投资企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日期:11-29
陈涛陈羽凡明星

原标题:陈羽凡丑闻殃及公司 明星投资企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1月28日,歌手陈羽凡(真名 陈涛)因吸毒、非法持有毒品被行政拘留。一石激起千层浪,羽泉组合的演艺事业前途不明,陈羽凡个人持股的多家公司也或受影响。根据工商资料,陈羽凡投资的企业共20家,覆盖娱乐、投资、商贸、餐饮、科技、物流等多个行业,认缴出资共计3476.24万元。其中艾洛维和自在传媒已经登陆新三板,北京巨匠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巨匠文化)也在准备挂牌新三板。

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巨匠文化披露了公司对个别艺人构成重大依赖的风险,“2016年度、2017年度,公司向旗下艺人胡海泉、陈羽凡(陈涛)合计采购金额占公司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在 80.82%、79.55%……一旦公司艺人胡海泉、陈羽凡(陈涛)业务产生不确定性,将会对公司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该说明书还指出:“公司一直重视对签约艺人品质的考察和对艺人日常行为的约束,但若公司未及时发现并纠正旗下艺人未来可能发生的过失行为,将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显然,持有巨匠文化11.54%股权的陈羽凡出事,不仅会造成个人演艺及投资生涯的巨大不确定性,更连带影响到巨匠文化的挂牌之路。

陈羽凡吸毒丑闻殃及新三板公司,这并非是明星经济个例。就在近期,有关王菲前夫、演员李亚鹏负债4000万、被昔日合作伙伴告上法庭的报道同样引人关注。再往前追溯,王学兵、柯震东、赵薇等一众明星因个人出事或在投资市场“触雷”、连带关联上市公司股价暴跌的新闻不绝于耳。

纵观明星跨界投资风潮,经历过两个阶段。最初,不少明星是将自己在演艺圈所挣的钱,用于投资生活服务类领域,比如进军餐饮、服装等行业,这些行业往往与明星自身的品牌关联度较高。偶像明星青睐于时尚服装行业,希望通过自身的“潮牌”形象引导更多粉丝购买旗下服装。其他类型的明星则看中餐饮、娱乐等行业的高频消费、现金流充裕等特性,通过自身知名度的传播效应,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社会聚焦,为企业获得足够的用户流量。

而近几年来,明星跨界投资进入更“高级”的资本市场领域,尤其是影视业这两年大火,不少上市公司瞄准其风口效应,吸引明星入股或者高价收购其工作室、企业等,实现股价飞涨的双赢效果。一大批明星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甚至董事,有的明星干脆更进一步,做起了投资基金,力图完成财富短期内成倍级增长的“事业”。

但是,正如巨匠文化在公开转让说明书所指出的,明星做投资,无非依靠两大基础。一是高知名度,二是粉丝经济变现。明星知名度往往与人设绑定,一旦遭遇婚姻变故、演艺事业下滑乃至吸毒嫖娼等黑天鹅事件,就会出现断崖式跌落。粉丝虽然愿意为偶像的影视剧、演唱会等主业捧场,但并不意味着会对其其他领域的投资买单。

商业游戏规则是最为现实的,投资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如果明星眼里只有投入和回报两项,却忽视了其风险,尤其是寄希望于知名度通吃,连基本的专业投资知识和能力都不具备,其忽视市场逻辑的行为必然会被惩罚。其实,不仅是知名度受损会带来明星投资企业的连带影响,哪怕是国外不少常年保持较好人设的明星,在投资其他领域上也会遭遇亏损及失败风险。毕竟投资本身就是败九成一的低概率行为。

此次陈羽凡因吸毒丑闻殃及新三板公司,再次向社会尤其是投资者披露了一个事实:不要被明星经济的光环所迷惑,尤其是当下中国演艺圈正经历政府监管强化、社会评价体系升级等系列拐点,明星经济“是个星就能赚大钱”的黄金时代或已过去,明星本人也好,合作伙伴及投资机构也罢,都需要更加恪守社会、市场所认同的基本规则,比如个人品行、无论是演艺主业还是涉足其他行业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等,否则就会最终承受相应的苦果。

□远山(财经评论人) 编辑 陈莉 梁缘 校对 李铭

“最强奶茶股”宾仕国际3-9月净利增长65.7% 北京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办法即日实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