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交流与融合已走上快车道 建“文学共同体” 讲好大湾区故事
11月,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寿桐两次来到广州,参加大湾区文学交流活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交流与融合已经走上了快车道。三地文学界应当贡献各自的心力和才智,深入探讨创作实践和理论,出一批理论探讨成果,在全国文学界展现大湾区生气勃勃的文学理论生态。”朱寿桐对粤港澳文学融合发展信心十足。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粤港澳文学界如何深化融合交流,打造“文学共同体”,共享岭南文化资源,以文学的形式传播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采访粤港澳三地文学界领军人物,为建设大湾区文学共同体出谋划策。
传统
粤港澳文学交流无缝对接
“粤港澳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和现实题材,如何写出这里蕴含的中国发展的当代经验,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重要的使命,每位在此区域的作家都背负着这一使命。”11月4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研讨会暨葛亮文学创作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启动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的这番话说出了众多人的心声。
当天,30多位来自北京、上海、南京以及大湾区的作家和评论家齐聚一堂,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区域书写传统、大湾区文学空间的拓展等议题碰撞出了诸多火花。
“粤港澳原本属于一家,相互之间有着通畅紧密的文学交流。”说起粤港澳在文学史上的交往,朱寿桐如数家珍。从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粤港澳文学交流“无缝对接”,大部分澳门作家文人发表文章的主要阵地是广州和香港的期刊杂志。
改革开放之后,粤港澳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在澳门文坛,广州花都人陶里参与创办了五月诗社,高扬现代主义大旗,领一时风气。在香港,1985年刘以鬯创办《香港文学》月刊,这一纯文学期刊一直延续到今天,港澳和内地的众多作家在上面发表很多文学作品,成为汇集全球华人作家的一个平台,为香港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海外的华人文学作家看到国家形势大好,纷纷回到香港和澳门居住创业。
展望
搭建大湾区文学交流平台
“要整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资源,首先要有一个大湾区文学平台,建议筹备一份大湾区文学杂志,在大湾区的主流报刊开辟大湾区文学园地,活跃文学创作和交流。”11月12日,在广东省作协策划举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学发展论坛之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构建”分论坛上,潘耀明如此建议。
如何搭建大湾区的文学交流平台,深圳率先开始行动,寻找突破口。2017年12月,深圳举办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邀请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港澳的著名文化学者,从宏观角度,探讨、展望湾区文学的发展前景,引起了全国文化界的关注和期待。
正是在这次峰会上,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提出,大湾区文学可以作为新的纽带,拉近粤港澳的距离,讲好共同的故事,推进人心的相通,最后扩大整个精神家园的空间。
今年9月,深圳举行了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围绕“推进城际合作,共建文学湾区”主题继续探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地的广州,同样也在积极搭建大湾区文学交流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启动后,大湾区首批青年作家代表葛亮、蒲荔子、阿菩正式入驻工作坊。
未来粤港澳文学如何共享传统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协作创新,这是摆在三地文学界面前的迫切问题。
文/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宋金绪 实习生 沈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