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检察情 十年成长印迹

日期:11-29
印迹卷宗案件

原标题:我的检察情|十年成长印迹

“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只有经历了苦寒,才能得到芬芳。”

许多同事都说我天生就是干公诉人的料——思路清晰,善于表达,性格爽朗。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荣誉的取得,靠的不仅是表达和技巧,业务能力,是一起起案件办出来的,是一道道难关磨出来的。

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名副其实的理科生。2004年,带着对法律职业的向往,不顾亲友反对,我毅然辞去机关工作,放弃了近在咫尺的升迁机会,考入四川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研究生。2007年9月,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检察院,先是在技术岗位,不久后主动请缨去公诉科,实现了“检察人”的最初梦想。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一直坚持业务书籍的阅读,注重网络资料的收集,家中的书橱里满满的都是法律书籍,电脑中了涵盖公诉业务和刑事法律各个方面的资料论文近万篇。为了拓宽视野,增长见闻,对于各种有影响的重大案件庭审,我更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观摩。凭着对法律的不懈追求,我逐渐从检察新兵成长为业务骨干。

2009年,距离我走上公诉岗位刚满一年,就办理了涉案金额最大、涉案人数最多、社会影响大、案件难度高的新型涉众型经济案件——北京分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作为承办人,我接手该案后,面对24本堆起近一米高的卷宗,面对公司运营几年来服务器中的海量电子数据,认真梳理案情,通过近一个月的集中阅卷,对现有的证据提出补充侦查意见,并会同公安机关到安徽、江西等涉案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取证工作,仅补充侦查的证据材料就装订了2本卷宗,丰富了取证范围,进一步固定了相关证据。

该案自审查起诉至宣判环节,历时一年零四个月,历经三次庭审。经过庭审“短兵相接”的紧张较量和激烈交锋,法院最终采纳了公诉方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在办案过程中,我曾多次接到来自全国各地投资商的来电、来信,并多次接待来自江西、河北等外地投资商的集体来访,面对投资商对案件性质的疑问及释放被告人的要求,我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做到既讲清法律、政策,又明确态度,最大程度地理顺了上访群众的情绪,维护了社会稳定。

2011年,我被任命为科长。学习抓得紧,工作抓得更紧,“5+2”、“白加黑”成了工作常态。白开提审,开庭;晚上写报告,看卷宗。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懈的付出换来的是领导、同事们的信心和支持,各种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交到了我的手上。

若法庭是战场,公诉活动的每个环节就是阵地,一定要分寸必争,不允许有半分的差错。而且办案是个良心活儿,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每一个都是大案。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力争从情、理、法让群众信服,才能真正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回首十年检察历程,忘不了严寒酷暑,窗前灯下,伏案阅卷,庭前激辩,更不忘了扎根于心的浩然正气,凝聚于行的责任担当。我会在心爱的检察岗位,一个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把每个案件办成铁案,把青春刻在自己脸上,把美丽留在群众的心坎里。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

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组织到永春乡村振兴示范点学习考察 福鼎市农业局多措并举大力推动甘薯产业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