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遇难者遗体已打捞上岸

日期:10-31
潜水员公交车氦氧

原标题:部分遇难者遗体已打捞上岸

本报讯 (记者 周松)重庆日报记者从现场获悉,截至10月30日21时,四批次8名潜水员下潜打捞作业,共发现9名遇难者遗体,已打捞上岸7名。其中,3名遇难者遗体身份已确认,其余4名遇难者遗体正进行DNA比对。

潜水员发现公交车车窗玻璃全部破碎,在车辆前方数米处有一断崖。潜水员进入公交车内搜寻遇难者遗体。此外,公交车视频监控记录仪结构复杂,需打捞上岸后才能由专业人士拆卸。

同时,海事、公安、航道等部门正加大对打捞作业附近水域船舶通行的管控,要求周边船舶减速慢行,以维护打捞秩序,保障长江通航有序,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求,尊重遇难者、注重人文关怀,优先搜寻遇难者遗体,全力打捞遇难者遗体,并为后续公交车打捞出水做准备。相关工作组正积极做好失联人员家属安抚、善后等工作。

专家解读

深水打捞难度不同于一般潜水

本报记者 周松

打捞工作已于10月30日全面有序展开,那么打捞面临着什么难度?就此,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负责打捞作业的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救捞工程船队队长周东荣。

“29日23时许,所有深潜设备已运达现场。”周东荣告诉记者,由于有危险品气体和大型设备导致不适合空运,这些专业设备在路网交管部门通力协作下以最短时间从上海运到万州。

周东荣介绍,公交车下落速度较快,外加水流影响及江水较深,寻找公交车的具体位置较困难,通过多波束扫测仪器和水下机器人探测到车辆位置后,发现水深73米左右(压力超过标准大气压的7.3倍)。一般超过60米水深是空气潜水极限,需要使用专业氦氧潜水技术,而且潜水前需要根据实际水深配置潜水员呼吸用的氦气和氧气的比例,稍有不慎潜水员将有生命危险。

此外,由于氦氧潜水作业时间很短,潜水员每次作业时间在35分钟左右,并需要5到6个小时来进行水下减压和减压舱减压。为满足轮番作业需求,该救捞队调集约20名具备深潜能力的潜水员到达现场。

周东荣还介绍道,在正式打捞作业开始前,他们通过勘测发现水下环境复杂,有乱石、钢结构、渔网和乱流等危险因素,潜水员水下可见范围只有1-2平方米,潜水作业难度极大,所以耗时较长。

“五险一金”建黑名单制度 这三重意义重要而深远 三尺讲台上站着一位沙妈妈 30年帮扶117名学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