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新增质子等抗癌设备 应对癌症早诊率和中晚期治疗

日期:10-31
质子抗癌设备癌症早诊率

原标题:我国将新增质子等抗癌设备 应对癌症早诊率和中晚期治疗

本报记者王佳昕北京报道

10月25日,央视原主持人李咏因癌症去世。近期多名公众人物因癌症病逝的新闻,让癌症的预防、早期筛查和晚期治疗等话题被不断讨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正在规划配置多种大型医用设备,针对癌症的治疗和筛查是重点领域之一。

据国家卫健委10月30日公布的《关于发布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到2020年底,针对癌症的质子治疗肿瘤系统,全国总体规划配置控制在10台内,全部为新增配置;帮助筛查消化道肿瘤的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手术机器人),即人们熟知的胶囊内镜,全国规划配置197台内,其中新增154台;高端放射治疗设备,全国规划配置216台,其中新增188台。

10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述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针对的是癌症早期筛查和中晚期治疗。质子治疗肿瘤系统往往针对的是已确诊且处于晚期的病人,胶囊内镜的无痛特点则可以帮助更多人进行癌症的早期筛查。

“这是设备的更新。肿瘤的防治在国家层面要多投入先进技术,医院也要增配设备,以提高检查成功率。”李兆申说。

增配质子治疗肿瘤系统

我国计划在肿瘤的中晚期治疗领域加大投入。根据《通知》,在全国总体规划配置10台内的质子治疗肿瘤系统,全部为新增配置。

《通知》指出,按区域功能定位、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和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等实际情况,到2019年底前,在华北、华东、中南、东北、西南、西北6个区域各配置1台;到2020年底在人口密集,医疗辐射能力强,集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的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再各规划配置1台。

而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则暂不制定新增配置规划,加强对在用设备使用状况的跟踪和评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运用质子或重离子射线对肿瘤进行精准照射、杀灭的放疗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肿瘤放射技术,目前在我国已有引进。

以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为例,其成立于2015年5月,至今已有3年多时间。医院工作人员陈实(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常规放疗相比,质子重离子更能定点精准照射肿瘤,对人体的伤害更小,毒副作用更低。目前医院已收治近40种肿瘤疾病,基本覆盖国内肿瘤发病率居前10位的病种。以其收治的肝癌患者为例,2年总生存率为93.8%,局限期前列腺癌2年总生存率达100%。

不过,陈实表示,尽管对于肿瘤治疗而言,越早治疗,患者预后越佳,但由于治疗费用、技术普及等因素制约,医院目前收治的患者仍以中晚期居多,约占60%左右。

陈实认为,政府对质子重离子系统的配置规划,考虑到了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技术的良好应用也需要具有丰富放射治疗经验的医生。

“我国肿瘤患者较多,需求肯定是有的,且比较迫切,但这类大型医用设备建设费用高昂、建设周期冗长,建设及临床应用的代价较高。美国全国约有50多个质子治疗肿瘤中心,目前也只有麻省的质子中心是盈利的。”陈实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质子治疗肿瘤系统价格昂贵,高达数亿元人民币。病人治疗则同样价格不菲,国内一疗程的治疗费用高达几十万元人民币。

早诊率低导致死亡率高

不知从何时起,我国被扣上了“癌症大国”的帽子。据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2月发布的最新一期的中国癌症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按发病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4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关键。

“我国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大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不管采取怎样的治疗手段,生存期都不会太长。癌症早期没有症状,因此要认真思考如何实现早期诊断,如何对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在采访中,李兆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10月27日,在杭州举办的一个关于癌症早筛和防治的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表示,我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只有47.2%,与日本、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即为我国早诊率低。

根据《2018胃肠镜筛查认知与行为调研报告》,有80%的被访者表示不愿意主动甚至拒绝接受肠胃镜检查。“不舒服、不安全和不需要”,成为被访者拖延甚至拒绝接受胃肠镜检查的三大主要原因。

此次国家卫健委计划新增的154台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即胶囊内镜,将凭借无痛、安全等优势,推动更多高危人群及早筛查,尽早治疗。23岁的王女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己有多年的肠胃病,曾想过去医院检查,但由于接受不了传统的胃镜,就一直拖延。随着胶囊胃镜的推广,王女士看到了这一技术的优点,并预约了一家北京医院做胶囊胃镜检查。

李兆申表示,消化道肿瘤最有效的筛查方式即为胃肠镜。与传统胃肠镜相比,胶囊内镜无痛苦,且一次性使用,不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我国内镜的资源配置,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我们也给卫健委提议,增加设备投放量,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内窥镜系统,让高危人群在早期时做筛查并及时诊断,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甚至可以治愈,无需开刀化疗。”李兆申说。

不过,在上述行业论坛上,广东省肺癌研究所肺外科主任杨学宁表示,以肺癌为例,早期诊断可以得到最大的获益机会,但目前的筛查市场仍处于较混乱状态,乱大于治。筛查的推广仍需谨慎。

山东建首个地下储气库:天然气基础设施布局提速 我国将新增质子等抗癌设备应对癌症早诊率和中晚期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