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7年全国创投管理资本总量达8872.5亿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0日讯 (记者 佘惠敏)10月30日,《中国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18》在浦江创新论坛科技金融分论坛发布,本年度报告是第四份关于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的研究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发布。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更加多样化。
我国创业投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一是创业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机构数量看,2017年活跃的创投机构达到2296家,较上年增长12.3%。从资金规模来看,2017年全国创投管理资本总量达到8872.5亿元,较上年增长7.2%,增速明显放缓。基金两极分化显现,管理资本超过5亿元的10.2%机构掌握了72.1%的资本总量。
二是财税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针对创业投资企业的财税政策进一步加码,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优惠政策,由试点地区推广至全国。针对创业企业的税收优惠面和减税力度进一步加大,包括小微企业门槛进一步降低,职工教育费8%税前扣除优惠扩大至全部企业,企业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允许加计扣除,新购进设备和器具500万元以下允许一次性税前摊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延长至10年,先进制造和研发企业增值税留抵税额可申请退税,制造业增值税率下降1个百分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统一等。
三是政府引导基金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成为优化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调查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国设立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共计483只;累计出资620.9亿元,引导带动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合计2913.2亿元。
四是投资热点引领科技发展前沿。按传统行业划分,2017年中国创投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18.27%)、新能源和环保(11.61%)、生物医药(11.38%)以及其他行业(10.44%)等领域。按板块划分,主要分布在物联网与大数据(9.5%)、绿色经济(9.5%)、金融科技(3.6%)、人工智能(3.5%)等领域,引领科技发展前沿。
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总量持续增长。
一是政策聚焦中小微企业。在金融防风险的形势下,科技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重点关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出台专门措施推动科技信贷发放。监管当局出台全面实现“三个不低于”监管目标,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二是信贷总量持续高增长。根据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0.7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总余额的24.67%。小微企业贷款较2017年初增加4.0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速达到15.14%,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2.6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到1520.92万户,较上年同期增加159.82万户。
三是试点地区效果显著。在科技部等部门的联合推动下,国内很多地区的银行积极开展科技信贷业务,以2011和2016年科技部等联合确定的两批共25个“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尤为显著。试点地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设立科技贷款专项资金,采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鼓励设立银行专营机构、构建科技金融专业队伍、研发多种金融产品,科技信贷投放效果明显。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服务更加成熟。
一是金字塔市场结构日趋成形。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金字塔形状更加清晰,不同层次资本市场正在打通,更多低层次市场的企业进入更高层次市场。2017年,创业板、中小板以及新三板服务公司数分别较上年增加了9.85%、24.56%和14.43%,一大批科技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股票融资。
二是融资渠道多样化。2017年创业板、中小板和新三板企业实现股票融资额超过6000亿元;2017年超过250家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达到3400亿元;股权质押等融资方式也重新火热,2017年新三板质押314亿股,较上年增长了3.3%。
三是制度与产品创新双管齐下。试点创新企业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引导创业投资基金长期价值投资,促进各类市场间合作。推出中小创新行业的指数指标、非公发创新创业可转债、双创债、绿色债、人才租赁住房类REITs等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