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米满仓,饿得发慌
一场市值蒸发大赛正在全球股市上演,“价值投资者”们的日子不太好过。
如果说近期MIX3的发布让米粉们热泪盈眶,那么在二级市场小米的股价更让投资人“热泪盈眶”。
从7月9日上市迄今,小米股价在经历了短暂的狂欢后便陷入了漫长的阴跌之路。截至10月30日收盘,小米的市值已经缩水近2400亿港元,小米跌成了mini米。有投资者今日向中新经纬称,其从19港元的点位开始做空小米,“结果小米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10月29日,小米遭到财政部公开点名称该公司存在部分费用摊销核算错误、对外赠送商品未作为视同销售行为申报缴税、报销发票管理不规范、费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尽管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小米遭点名对其业绩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但资本市场小米股价仍闻风下跌。
事实上,中新经纬查询国家财政部网站发现,财政部历年都会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而在历年的公告中,不少企业包括国企都会因为或多或少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而上榜。
有市场人士表示,从小米被查出的问题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外赠送商品的交税问题,该类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为复杂,难免会出现纰漏。而在小米的回应中,公司此次所暴露出的问题所涉及的金额大概在69万元左右,比起公司百亿级别的营收,确实微不足道。
针对财政部的公开点名,小米在今日回应称,关于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提出的问题,小米集团高度重视,并迅速完成整改。以上问题均已整改完成,并获得财政部认可。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小米的股价就能从此高枕无忧。
据媒体报道,此前雷军在上市庆功宴上曾承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不过,从目前来看,即便是在近期小米股价的最高位,雷军的承诺也未能兑现。如果从上市首日便买入一直持有,至今浮亏已经近30%,而追高买入的投资者则要承受腰斩之痛。
一名不愿具名的资深投资人今日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分析称,小米股价低迷的主要原因有几个:
第一,从整体市场环境来看,整个港股的泡沫化,今年港股发了很多高估值的项目,小米是其中之一,这是股价快速暴跌的主要原因。
第二,从小米自身基本面来看,小米自身的业绩支撑较差,按小米的估值体系,目前的成长性较弱。小米在国内市场的出货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明年可能还会更低,目前小米只宣传全球出货量,从不宣传收入和利润,而出货量对股价的刺激是很小的。此外,小米的硬件研发能力和供应链支持能力严重不足,从MIX3可以看到,小米基本丧失了用合理定价和成本去推动先锋技术量产的能力,未来小米的高端机的竞争力会非常的差。类似于Mate20pro、NEX、FindX和R17pro这样的机器,小米并非做不出来,而是没能力量产,这也是小米在未来最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几乎解决不了。
第三,从其所处行业来看,整体手机市场在萎缩,小米吃干了魅族和乐视的红利之后再也无法蚕食HOV(华为、OPPO、vivo)的市场,进展乏力。目前看华为是逆周期,小米和OV都在周期范围内,但是vivo连续八个月位居国内增长第一,虽然出货量同比还是缩减的,但是已经让自己的均价提高到了仅次于华为的水平。
第四,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小米的收入结构还是硬件公司而非互联网公司,所以买方不会给小米期望的互联网公司估值。和其他巨头相比,小米目前也没有阵容强大的二级价值长线机构维持股价。
综合上述几点原因,这位投资人指出,小米股价的腰斩几乎是必然的。此外,他还指出了对小米未来股价的两点担忧,第一是小米海外经销商库存压力较大,第二则是明年小米无法拿出真正能量产的低成本旗舰机。
从2000亿美元估值一路滑落的小米,从来没有摆脱过市场的一道拷问:小米到底是个什么公司?
在雷军看来,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其在招股说明书上称,小米要成为“最酷”的公司,生产“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但随后市场给出的估值显示,这个与互联网有关的故事并没有打动资本市场。
近期公布的半年报也显示,第二季度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下跌8.8%,同比下滑0.2%。而L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的比重,则由去年同期的18.9上升至22.9%。而手机业务占比有所下滑,但仍占营收比重的67.4%。正因如此,在不少市场人士眼中,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和“手机公司”,还是一家低毛利率的公司。
半年报显示,尽管营收增速迅猛,但是小米公司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3%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12.5%,其中,智能手机业务的毛利率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8.7%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6.7%;而L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的毛利率也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11.7%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9.4%。
对此,小米解释称,相较于毛利率,小米会有选择地注重更高增长以取得关键产品的市场份额,为获得长期价值打下基础。
对于这个解释,机构并不买账,不断走低的股票便是机构用脚投票的证明。近段时间,外资机构也纷纷调低了小米的季度盈利及目标价。
先是摩根大通将小米的目标价调低14.3%至18港元,并将其第三季度经调整利率调低6%至20.81亿元。紧接着麦格理资本也下调小米预测市盈率从35倍降至33倍;将其目标价由30港元降至25港元,随后10月4日,建银国际将小米集团评级从跑赢大盘下调至中性,目标价从20港元下调至16港元。
摩根大通的报告认为,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不可能出现显著增长。该机构指出,小米面临两个主要盈利增长阻力:首先,在5G 技术正式被采纳及广泛应用前,内地智能手机需求增长会持续疲弱;其次,零售销售市场及网络游戏商业化能力转差,拖慢未来数季互联网服务收入增长。
对于小米引以为傲的生态链,业界也颇多争议。前述投资人指出,小米整个生态链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其性价比都是建立在传播不充分、渠道成本不充分的基础上的。离开小米的流量,这些生态链上的公司即便产品很好,一旦自己独立做渠道和客服,也会发现原来的定价全部偏低根本绷不住。
这边厢,机构忙着调低小米的估值,那边厢,小米的股东投资人也忙着减持套现。
在小米上市的前夕,雷军曾发布公开信称,巨大的成功同样属于信任小米、支持小米的投资者。比如,最早期的VC,第一笔500万美元投资,今天的回报高达866倍。这一VC指的就是晨星资本。
小米上市前,雷军持股31.1296%,为大股东;晨兴资本持有17.193% 股权,为第二大股东。据21世纪经济报道,小米香港上市的发售中,晨兴资本卖出了其持有29%的小米股份,套现金额在106亿港元至137.9亿港元之间。
7月20日,晨兴资本旗下的刘芹、石建明以及Landmark Trust Switzerland SA分别减持1.25亿股,成交价格为19.88元/股,三方减持共计套现63.33亿元。
而除了早期投资小米的VC之外,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拿了99亿元人民币的“工资”。
小米半年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公司的行政支出比2017年第二季度高出102.28亿元,同比增长4469.6%。对此,小米解释称,主要是由于2018年第二季度一次性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人民币99亿元,加上管理、人力资源及财务团队等行政部门扩张所致。也就是说,这多出来的102.28亿元,将零头付了增加的员工工资后,剩下的,就是雷军的薪酬奖励了。
针对小米第二季行政费用中99亿元上市前股权激励的开支,小米总裁林斌回应称,董事会对董事长/CEO在上市前的股权激励,在过去很多全球新经济公司上市时都是惯例,小米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林斌表示,小米这次股权激励是在雷军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几个董事开会大家一致通过做出的决定。
国金证券分析师唐川曾提醒称,小米在历史上共有九轮优先股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达15.8亿美元。九轮融资的时间在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基本都到了风险资本需要退出的时间段。在上市6个月后,小米公司将面临早期VC和PE股东减持的巨大压力。
从承诺“五年内不上市”到承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前者已经成为“食言”,这一次雷布斯的誓言在套取了一众投资者的真金白银支持后,还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谎言呢?
“也许承诺,不过因为没把握。”耳边无故想起了莫文蔚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