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那个把欢乐带给大家的李咏一不小心被我们弄哭了!
都市消费晨报(文/记者虞姬图/通讯员李铁军)李咏在美国经历了17个月的抗癌治疗,没能挺过去……这消息来得突然,看到推送时,愣了一愣,第一个蹦出脑海的想法是:这是假新闻吧。
直到所有弹窗消息都闪烁着这一消息,只剩下感慨:人怎么说没就没了,这若是个假新闻,该多好。
他刚刚50岁,女儿今年才满18岁。他曾以“五亿身价”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主持人,而创造欢乐,是他一直在做的事。多少人守在电视前,等着他举起小槌砸金蛋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作为乌鲁木齐走出去的名人,李咏和新疆晨报的缘分颇深。因为工作上的一些接触,我对他的了解也更多一些。
与晨报结缘于一次通话
李咏与晨报结缘是在2004年。那年《非常6+1》在全国城市开展选秀活动,有人趁机冒用栏目组名义在新疆举办选秀活动,并收取报名费;那年,24岁的我在做娱乐记者,为此专门托电台的朋友联系到李咏,核实消息的准确性。
大约过了半个月,突然有一天我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一个充满磁性的男声传来:“你好,请问你是xx吗?”我回答:“我是xx”。对方又说:“我是李咏,想麻烦您件事”。因为不确定对方的身份,我没吱声,他放慢语速,提高了声调:“我是中央电视台《非常6+1》的主持人李咏,我想跟你谈谈选秀的事情。”
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得知合作意图后,很快,报社制定了一份详实的宣传报道方案传真过去。2004年8月,中央电视台携手新疆晨报举办的《非常6+1》选秀落地,仅用了一周的时间便吸引了700多人报名,“报名的火爆是我们在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曾遇到的,晨报的影响力让我们为之惊叹!”李咏说,而当年炙手可热的童星阿尔法,正是从这次选秀中脱颖而出,他是那天来报名的最后一个孩子。
为了配合活动宣传,晨报还组织了一些读者互动活动,比如:让李咏来晨报接听读者热线,举办“星”动会让观众和他近距离交流。星动会上,我的小伙伴们送给了他一张自制光碟,这张光碟里有他17年未曾谋面的老师、看着他长大的街坊四邻。
李咏当场热泪盈眶:“感谢晨报让我想起了以前的许多事情,我挺内疚的,我高中毕业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去看过老师,工作以后再也没有看过他们。参加那么多次活动,我从来没有哭过,一不小心,我也上了一次《艺术人生》”。其实,为了拍摄制作这张光碟,我的一名瘦小文弱女同事,因没来得及吃饭,中暑倒地,把头都磕破了。
初见李咏,只觉得他浑身上下透着“精致”和“时尚”:精心漂染过的长卷发,一身质地精良黑色的休闲衣裤,一双很多同龄男人都难以驾驭的黑白相间的欧版尖头皮鞋,他走过时身后留下香水的余香。
那年8月,李咏“回家”。这是他在离开新疆17年后的首次官方露面,出机场时,热情的人群沸腾了,高喊着:“李咏我爱你”。李咏当时有多红?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就能比划出他的“非常6+1”手势。当时有位出租车司机还跟他打招呼:“李咏,我也是铁三中(乌鲁木齐市第70中学)的,你是我们的骄傲,我请你吃拌面烤肉。”李咏挥挥手,笑了:“好嘞,哥们儿,回见。”
曾是铁三中的骄傲
铁三中对于李咏而言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他高中曾就读于铁三中。他在高一那年就成为学生会宣传部长,擅长绘画、唱歌,还负责在学校广播站念稿。
学生时代的李咏(后排中间)
李咏的高一班主任叫张敏,张敏在那次“星”动会上回忆高中时的李咏称:“李咏那时候是个很有个性的孩子,他多才多艺,画画得好,朗诵很出色,一篇很枯燥的课文,被他一读,就很不一样了……”。那次,我们还走访了李咏的高中同学:朱江和石东海。朱江说:“小时候的李咏很内向,但是表达能力特别强,我们很喜欢听他讲太平间的故事。”
通过交谈得知,李咏的原名叫李勇,他的男高音曾经在一次歌咏比赛中崭露头角,被高中时的音乐老师相中,李咏因此改名,当时两个人的目标很明确:李咏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事与愿违,由于处于变声期用嗓过度,李咏一度失去了言语能力,等恢复的时候,声带却早已变得不再适合男高音。第一次高考李咏落榜,复读一年后,他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
为了妻子女儿选择辞职
进入央视后,李咏可谓顺风顺水,曾经凭借《幸运52》和《非常6+1》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2006年更是以身价5亿元称冠《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成为央视当之无愧的“综艺一哥”。李咏临场反应很快,语言风格也很幽默,节目中如是,私下里也是。
在银都酒店的见面会的观众提问环节,一位先生一上来就问他,月收入有多少。李咏当着大家面老老实实算完,回答说:“扣完税也就5000元吧”。另一位女大学生希望李咏能送几句寄语,他说:“我觉得首先要学好知识,另外要多方面发展,更主要的是找一个好男朋友,大学时代的爱情才是最真挚的”。我的同事,当年结婚,在会场向他索要礼物,他转过身来,给姑娘送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扭脸笑着问太太哈文:“老婆,你同意吧。”
李咏说话的时候喜欢辅以手势,口头禅是“嘚吧”,而从闲聊中,知道了平日里李咏和王小丫相互用四川话戏称对方“寡娃”“寡婆”。而他是出了名的“怕老婆”,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自称“耙耳朵”。他和太太哈文是大学同学,两人的感情很好,在众人面前他对哈文永远毕恭毕敬。
2012年、2013年哈文曾两度连任春晚总导演。并且在2013年被任命为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而彼时的她从人气和名气上都强过李咏,她与李咏的工作关系已从同事变成了上下级。
随着地方卫视的崛起,综艺节目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央视在综艺节目的出新、尺度、影响力上都不如地方台灵活多变,逐渐丧失核心竞争力。李咏的《幸运52》、《非常6+1》、《梦想中国》、《咏乐汇》正是这种衰败历程的阶段代表。
此外,每年能主持央视春晚的主持人,绝对是央视的“门面”和“台柱子”,这至上的荣誉,李咏享受过6年,但是200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六位主持人忘词、抢词、口误尴尬冷场的“春晚黑色三分钟”。对李咏的事业是一个重要的打击。
哈文升职意味着工作量也会增大,李咏作为“怕老婆”和“爱女儿”的好男人在权衡一番后,决定从央视辞职。他说:“我的人生现在已经进入了由我做主的阶段。我除了工作的角色之外,我还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有统计数据显示,父亲对孩子的鼓励产生的效用是母亲的50倍。我现在想为我的女儿多做些事,多陪陪她,多和她共同生活,但是你觉得作为一个传媒机构的工作人员哪有那么多的时间?”
2015年,哈文也从央视辞职。与李咏一样,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欣然接纳了这些知名校友在职业生涯阶段回到象牙塔的短暂休憩与充电。夫妻两人重回母校读博士,又成为了同窗,直到去世前夕李咏还是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的专职研究员。从那年起,很明显,他的工作节奏放慢许多,隔三差五地在微博上晒女儿。李咏说:“现在我陪女儿的时间比以前多了一些,我现在比以前更注重家庭了。”
2013年,李咏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做过题为《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的简短演讲。他说:“假如生命只剩下一天,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待着。我不会有道歉,也不会有离别,更不会有抱怨,我只会感谢……我要感谢你们能和我相聚,我更要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
不知道他离开那一天,有没有像他说的那样,静静地待一会儿,人的一生啊,就是这样。有时候,总觉得死亡离我们太远,有时候却发现,死亡离我们很近,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措手不及被迫接受。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认真生活,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