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担当蓝色医药产业强劲引擎
开篇的话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视察时的讲话,时刻回响在海洋工作者的耳畔,也一直激荡着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的心弦。
8月31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暨国际海洋名城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要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突出高端化、新兴化、精品化,培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青岛作为全国海洋科技创新的重镇,必将从海洋中汲取更加蓬勃发展的力量。本报记者连日来深入到我市部分涉海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采撷在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海洋牧场、海洋探测、海洋新材料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思路,记录青岛在建设国际海洋名城进程中的铿锵足音。
中国“蓝色药库”的雏形,正在青岛逐步显现。
7月26日,由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和青岛高创科技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组建的首支“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总规模50亿元,以促进更多海洋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推我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牵头组建的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市启动的第一个科技创新中心,试点运行一年多,25个海洋生物医药项目全部“落地有声”,其中10家按照创新模式孵化的企业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把我们想做的事和国家需要做的事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巨大的创造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管华诗对创新中心的试点推进和中国“蓝色药库”的日益丰满,充满了信心。
启动“310”开发计划,老院士年过七旬当“创客”
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与产业化,是海洋大国争相竞争的热点。据国家海洋局前瞻产业研究院今年发布的相关分析报告显示,海洋生物医药在全部海洋产业中占比较小,但发展空间巨大,过去十年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了近十倍,俨然是海洋经济当中最亮眼的发展板块。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缘起五年前的体制机制大胆突破与创新。彼时,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因为研发的一款海洋新药未能在国内转化的遗憾,年过七旬高龄却毅然当起了“创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科技局和崂山区人民政府共建“四不像”的新型机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在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多重身份之间游刃有余,以“蓝色药库”战略构想为引领的“310”聚集开发计划迅速铺展开来。
据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新介绍,目前,研究院已构建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糖类药物、海洋小分子化药、海洋中药、海洋生物制品和功能制品研发等关键技术体系。借助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超算平台,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中心正在着力构建基于智能超算耦合生物学实测的海洋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体系,以缩短海洋药物研发周期、扩大海洋先导化合物源头、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提高创制成功率。如今,研究院一批具有引领性的海洋生物功能系列制品已实现产业化并投放市场,包括海洋膳食纤维系列产品、海洋保健食品、海洋功能蛋白制品、海洋酵素、微生物添加剂等;两个一类海洋创新药物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立项专家说了算,精选25个项目进行产业化创新
全新体制机制运行下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探索的不是一院一所的成功,而是带动起了一个产业的活跃。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我市快速做出响应,启动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由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牵头,承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我国顶尖海洋生物医药科研院所雄厚的科技资源和科研成果,引进国际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前沿团队与创新项目,经由创新中心平台集中研发、孵化。同时在该创新中心试点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尝试将项目遴选权和资金分配权“下放”给创新中心,让创新中心的专家们自主确定项目申报指南,自主决定经费使用方向。
“我们的科学家当时都很兴奋,开玩笑说‘今儿咱说了算!’”吴新说,以前政府部门掌握着立项权和资金分配权,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需要更多地考虑“风险控制”,难免让科研束手束脚。但科学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让科学家按照科学规律组织项目,让职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负责项目评估,更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经过几轮评审,来自高校、院所和企业的25个项目得以立项。这其中既有海洋抗肿瘤药物、海洋候选药物、新型降脂候选药物等偏重于基础研究的科技研发项目,也有骨化三醇软胶囊一致性评价技术改进及产业化、海藻糖胶功能精准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基于海洋微生物酵解因子的海藻啤酒等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同时还有多个平台建设项目、队伍引进项目和海洋生物科技创业项目。
创新平台成人才“聚宝盆”,国外高端研发团队陆续进驻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向海洋求索生物医药的开发路径,人才是关键。随着创新中心机制建设基本完成,海洋药物研发支撑平台完成布局,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逐渐向创新中心汇聚,形成了学科门类全面、专业技能互补的研发团队。
“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李文保博士是我市首批创新领军人才,也是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教授,受聘为海洋医药研究院现代海洋药物研发首席科学家。此前,李文博曾在美国知名药物技术公司从事新药及其技术开发10多年,获得十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他针对海洋天然产物结构复杂、获取困难等瓶颈问题,发展新的合成方法,建立起海洋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平台,提升了我国海洋药物研发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树林教授全职入职海洋医药研究院,以参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蛋白质、酶、核酸等为靶点,利用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建立了高内涵海洋新药筛选模型,开展高通量新药筛选,从而发现具有研发潜力的候选药物。
近年来,更有一批具有高水平开发能力、富有朝气的研发团队加盟创新中心。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整建制引进的杨金波团队,在肿瘤信号转导通路、靶向抗肿瘤药物高通量筛选及成药性研究等领域掌握着国际最先进的研究成果。从美国整建制引进的何增国博士微生物工程团队,曾在多所美国知名大学、跨国生物技术巨头公司从事抗生素替代方向的尖端研发。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创新中心的平台感召力为我市海洋药物研发聚才引智,让海内外矢志海洋药物创新研究的高端人才在此共谋“海济苍生”的宏图。
从海藻中提取,靶向治疗结肠癌新药进入临床前研究
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创新中心孜孜以求的探索,婉若在深海大洋里开辟出了一条神秘的蓝色路径。“以前,我们着力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聚集(310)开发计划。现在,依托创新中心,这项区域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基础性的长期战略。”吴新告诉记者,当研发思路日渐清晰,中国“蓝色药库”的构想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据吴新介绍,创新中心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搭建起了核心智能体系,对海洋天然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筛选。目前第一批12个海洋活性智能分子已经筛选出来了,其化学合成驱动、生物实测验证已经完成,其中有2个抗肿瘤的活性智能分子进入了药物研发阶段。
此前着力攻关的药物研发次第进入冲刺阶段。目前,有4个海洋生物一类创新药和20余个二类改良药和中药处于在研阶段,3个系列的海洋生物功能制品进入产业化。从美国回青创业的赵毅博士加入创新中心,公司研发的重组人白介素12注射液获得国家生物一类新药临床批件,实现了青岛本土研发生物一类新药临床批件零的突破。由管华诗院士亲自主导的海洋抗肿瘤药物BG136进入临床前研究,“这个药物是从海藻中提取有效成分,靶向治疗结肠癌,极有可能是继管华诗院士抗老年痴呆新药(971)之后的又一项重磅成果!”吴新透露,该药物近期将申请临床批件。
创新中心迄今已服务高校和科研院所54所,医药企业116家,累计实现技术服务收入逾4500万元。特别是与明月海藻、国风药业、正大制药、聚大洋等企业的合作,有力推动了新产品、新技术的成果转化。正大制药在新的协议中承诺,今后五年每年将投入2000万元支持海洋生物医药开发。
“尽管创新中心还在摸索阶段,但这些创新项目都极具构筑中国‘蓝色药库’的潜力。”管华诗感慨,创新中心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的突破,在短时间内有了重大收获,“我们期待着尽快启动第二期试点,以支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助力中国蓝色医药产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