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新项目让“一带一路”金融互联互通提速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陈钧 实习生 唐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将于11月2日在重庆举办,主题为“开放·创新·互联·共享”——加强金融互联互通,全力服务“一带一路”。那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开展近3年,在金融领域探索出了哪些政策?积累了什么经验?
10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中新金融峰会秘书处了解到,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开展近3年,为提速“一带一路”金融互联互通,中方出台41项金融专项支持政策,新方发布支持赴新设立分支机构等19条政策。
中新金融峰会秘书处介绍,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主要围绕跨境人民币创新、跨境投融资、跨境金融结算、保险领域合作、中新金融机构互设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利用新政策,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深化金融改革和扩大金融开放提供动能。
如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推动下,重庆成为了继上海、天津、福建、广东之后的新的外债规模切块管理改革试点。在年度授权30亿美元范围内,重庆企业可以境外发行本外币债券、借用本外币国际商业贷款,审批权限下放重庆本地,提高了重庆地区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该项政策支持的跨境融资金额累计已达54亿美元。2018年9月底,已累计实现跨境融资75.6亿美元(符合中新项目合格准则的项目43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下由重庆西部物流园发行的首批美元狮城债,于2016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5年期5亿美元债券,票面利率3.25%。本次发债是迄今为止重庆企业采取直接发行模式的海外债券中,实际利率和成本最低的案例。
在这些金融政策的支持下,中新金融合作项目加速落地,例如新设中新互联互通基金,国际投资路演中心等90个项目加快推进,涉及金额近200亿美元。与此同时,金融产品服务不断创新,据介绍,目前共完成首笔狮城债、房地产信托基金、跨境双外币贷款、出口双保理等跨境融资累计达70亿美元,有效降低了西部地区的融资成本。
秘书处负责人称,在金融互联互通领域,中新双方经常通过在渝组织召开互联互通对接会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化金融合作机制,扩大中新双方市场主体参与度和覆盖范围。始于2016年的中新(重庆)金融互联互通对接会,今年升格为中新金融峰会,进一步完善金融保障,打造中国—东盟合作新典范,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金互通,全面释放和激发金融服务产业。
基于上述目标和背景,本届峰会内容重点围绕着“一带一路”、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服务创新和国际金融合作四个方面展开,服务“一带一路”,实现开放、创新、互联,实现包容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