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湖南攸县“门前三小”凝聚起乡村振兴微力量

日期:10-25
微力量攸县书屋

原标题: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湖南攸县“门前三小”凝聚起乡村振兴微力量

新华社长沙10月25日电 题: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湖南攸县“门前三小”凝聚起乡村振兴微力量

新华社记者阳建

湘东山区,阳光轻洒。湖南攸县谭家垅村高桥屋场,书屋里挤满了刚放学的小孩,不远处的小广场上老年人正在跳保健操。

教孩子们读书的是83岁的夏昭炎,带操的是80岁的杨莲金。这对耄耋夫妇充满活力,似乎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小孩子过来看书,大人就来做做操。”一位骑摩托车送小孩的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孩子们不上学时都是在乡野戏耍,大人们成群打牌,如今一切都变了。

变化缘于夏昭炎夫妇退休返乡的义举。9年前,从大学退休的老教授夏昭炎回到老家湖南攸县谭家垅村养病。村里盖起了小洋楼,通了水泥路,但精神文化生活匮乏。

“没有书香,农村无法真正繁荣。”夏昭炎和妻子杨莲金决定在老家“种文化”:修整祖宅,开辟书屋带领孩子阅读。开设百姓课堂给村民讲授优秀传统文化。组织村民成立文体队,把水泥坪当“乡间舞台”,推广保健知识。

寒暑假期间,夏昭炎开设假期学校,动员自己的小孩、学生到农村支教,为留守儿童送上阅读、文体、智力游乐等文化大餐,每期超过300人。如今,不时听听课,定期做做操,已成为乡亲们的新风尚。

离开了文化的浸润,离开了文明的乡风,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以夏昭炎夫妇的探索为蓝本,攸县县委、县政府2017年铺开在农村百姓家门口建设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的“门前三小”工程,旨在打通乡村文化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小广场用于文体健身,小书屋用于书籍借阅,小讲堂用于基层宣讲。小广场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小书屋和小讲堂面积分别不少于20平方米、覆盖人口不少于300人、步行路程不超过10分钟。这些阵地由村民小组自主申报,政府配送相关器材、设备、图书等,志愿者负责日常管理。

据介绍,攸县“门前三小”工程采取党政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原则,以奖代补充分调动老百姓积极性,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利用家族祠堂、闲置民房、旧村部等搞“微建设”。不做指定计划,成熟一处建设一处。同时,充分挖掘新乡贤、老党员、老教师的引导作用,带领群众自主参与志愿服务。

在党委政府发出号召后,各地群众对“门前三小”的热情高涨。不到一年时间,攸县目前已建成“门前三小”阵地497个,计划2020年达到1000个以上。

黄昏时分,大樟树下,聚集着下棋的村民,另有村民在跳广场舞。一栋旧宅墙壁上,手绘着乡村振兴的未来图景,跃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这是记者在春联街道沙坪屋场看到的“门前三小”。

“大樟树周边原是垃圾堆,现在变成了人来人往的休闲广场。”村民陈建波说,屋场环境卫生好了,乡亲们有的来广场跳舞,有的去书屋看书,精神风貌大变样。

“更可贵的是,老百姓对‘门前三小’建设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春联街道工委书记黄华畅说,有的人捐资建广场,有的人让出了闲置老宅,有的人拆除了破旧杂屋……“村民的大方热情,凸显了对精神文化的期盼。”

借助“门前三小”,当地还把党建和群众文化深度融合,将其打造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阵地。小讲堂上,老党员宣讲十九大精神。小广场上,主题党日活动为老百姓解难事。小书屋里,乡贤组织读书会。

送党课、送电影、送培训、送义诊、送科技……据攸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周世伟介绍,“门前三小”阵地已开展理论宣讲2100多场,送电影戏曲1500多场,培训、义诊、法制宣传等1800多场。

当前,“门前三小”已成为攸县乡村风景最美、人气最旺、风气最好的地方:干群关系好了,乡风好了,矛盾少了,龙灯队、锣鼓队、篮球队、武术队、文学社,再次在乡村活跃起来。

恒康医疗预计全年净利润大降790% 甘肃首富实控人准备离场 冷空气东移影响中东部 27日起南方降雨基本结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