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副国级带队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现这些问题

日期:10-24
吉炳轩张春贤农产品

原标题:张春贤、吉炳轩、武维华带队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现了哪些问题?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姝)今年7月至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由张春贤、吉炳轩、武维华三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分别带队,分别赴辽宁、青海、山东、广西、重庆、四川等6个省(区、市)21个地市,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10月24日,吉炳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介绍了这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吉炳轩表示,检查发现,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监管责任落实力度不断加强;各级政府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已有18个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法规。近年来,我国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2017年达到97.8%,2018年上半年达到98.1%。不过,检查中也发现了六方面问题。

问题1:“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依然薄弱”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依然薄弱”,吉炳轩说,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工作着力点主要放在保证农产品数量上,对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不够,在生产、流通等环节都存在风险隐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以流通环节为例,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格局呈“买全国、卖全国”的状况,活鸡、活猪、活鱼等长途贩运、现宰现吃,导致运输途中非法添加、疫病传播,加大了质量安全风险;农贸市场等仍是农产品主要销售场所,散装农产品标签不规范、进销台账不规范不齐全比较普遍,对流动摊贩缺乏监管。

吉炳轩表示,一些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安全状况信息缺乏科学认知,而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个别问题、局部问题,往往会通过网络等传播途径,迅速发酵蔓延影响到全局。“若处置不当会影响到民生、产业发展甚至社会和谐稳定,亟需加强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理性地看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他举例说,2018年上半年,网络上先后出现“吃草莓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喝茶等于喝农药”等多组谣言,使得一些消费者无所适从。2015年爆出的“毒草莓”谣言致使当年全国多个地方草莓滞销。北京昌平草莓温室大棚草莓日销量下降了82%,二周时间便损失了2600余万元。

问题2:“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形势仍很严峻”

“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形势仍很严峻”,吉炳轩说,检查中发现,各地对农产品生产环境安全把关不严。“一方面,一些地区特别是重金属矿区周边耕地内源性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社会反映强烈;另一方面,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外源污染不断向农业农村扩散,加剧了土壤污染”。

他表示,当前我国中度和重度污染土壤约占2.6%,轻微污染约占11%,耕地中度和重度污染占2.9%,且部分地区污染速度仍在加快。受污染耕地底数不清,2014年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为点位超标率,具体受污染耕地的分布和面积均不清楚,导致各地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格管控和治理修复任务难以分解和落地。部分城市排污口设置不合法、污水管网不配套、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现象普遍,全国二分之一以上的园区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不少园区存在“散乱污”企业,严重影响周边农用地质量。农业面源污染和污灌区土壤污染也很严重。

问题3:“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还很不规范”

“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还很不规范”,吉炳轩说,检查中,各地普遍反映,投入品的质量安全及科学使用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问题,法律规定很难落实到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假冒伪劣问题依然突出。

“当前,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事件仍时有发生,虚假宣传等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非法添加隐性成分问题严重”,吉炳轩说,近年来,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都发生过销售假农资案件。近年农药市场抽查结果表明,质量不合格产品的比例10%左右,甚至存在生产经营禁限用农药的现象。肥料、农药、农膜、兽药等投入品不合理使用现象还很普遍。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亩均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农药兽药使用不规范问题突出,超剂量、超范围用药现象普遍,还存在使用非兽药等其他未经评价的投入品现象。

2017年,我国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8.8%,欧美发达国家为50%—60%。“违禁超限”问题仍较突出。根据近几年对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发现部分种类食用农产品仍然存在“违禁超限”问题。2018年上半年国家农产

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表明,乌鳢中禁用硝基呋喃类药物和孔雀石绿仍少量存在,豇豆中限用高毒农药克百威残留超标等老问题依然存在,新增参数监测还发现香蕉中吡唑醚菌酯农药残留超标和禽蛋中氟喹诺酮类禁用药物检出等新问题。

问题4:“监管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监管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吉炳轩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等诸多环节,监管权限分散在农业、商务、环保、卫生、市场监管、公安等诸多部门,部门之间配合难以做到无缝衔接,还存在监管漏洞。食用农产品从

田间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的运输、储存等环节和场地的部门监管职责尚未明确,监管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农业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分别对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在实践中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仍然不畅,发现问题难以追溯至生产源头。农业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不畅”,他举例说,2017年8月,山东省寿光市发生的“毒大葱”事件就直接反映出执法监督存在空白、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缺乏衔接等问题。

问题5:“监管执法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监管执法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吉炳轩说,检验检测制度执行还不完全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符合条件的检测机构,但目前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众多,分属农业、市场监管、卫生、商务等部门,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比较普遍。特别是对一些大中城市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不到位,同时一些市县级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能力还相对落后,甚至还有一些县级检测机构因经费不足而无法运行。

问题6:“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治建设亟需加强”

“标准体系仍需完善”,吉炳轩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并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技术规范。但当前我国农业标准体系与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仍有近百种农药、几十种兽药未制定残留限量标准,小作物、水产品及小动物的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缺乏,四分之三以上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监管缺乏统一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还有一部分农兽药虽然规定了限量值,但相应的检测方法还不完全配套。

检查中还发现,一些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有的部门监管不到位,流于形式,一些质量安全问题不是由政府部门在监管中发现,而是由媒体首先曝光,或者发生安全事件后才进行查处。他举例说,今年7月曝光的“黑龙江甜瓜‘增甜剂’”新闻,就暴露出政府责任履行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申

食安科普创意实践大碰撞康师傅杭州工厂上演跨界寻宝 四川禁止付费投喂、合影圈养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