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洁取暖:给群众一份蓝天下的温暖
□刘凤敏
清洁取暖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一头牵着百姓温暖过冬,一头连着蓝天白云,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当下,散煤是北方家庭取暖、餐饮用煤、小锅炉的主要能源,价格便宜,但灰分、硫分比例高,直接影响着冬季大气环境质量。从这一点而言,“去煤化”是清洁取暖的大势所趋,也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硬任务。为此,我们要鼓励和扶持清洁供暖产业发展,稳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给人民群众一份蓝天下的温暖。
一直以来,既要温暖过冬,又要蓝天白云,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传统供暖是以煤为主要燃料,理论上热效率高、节能,但热损失达20%-30%,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有数据显示,1吨散煤直接燃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等量火电燃煤排放的10倍以上,而我省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煤炭占86%左右,解决散烧煤供暖已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散煤排放治理力度,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散煤,继续挖掘冬季增产增供潜力,落实天然气保供任务,确保重点地区天然气供应,确保冬季高峰期居民供暖安全。
当然,在以清洁能源替代散煤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清洁能源供应不足、供暖成本偏高、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需求等一些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好煤、电、天然气等各类能源联保联供,坚持以气定改,有多少资源,有多大能力,办多少事情,决不能搞“一刀切”。特别是新改造的“煤改气”项目,必须先签订合同、先落实气源再实施改造,决不允许发生先拆除原有供暖设施、影响群众温暖过冬的情况。而对仍需使用煤炭取暖的用户,也必须切实做好洁净煤供应保障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散煤价格远远低于洁净型煤价格,加之居民重新购置燃煤炉具成本,自担费用较重,导致农民群众“煤改气”“煤改电”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实施清洁取暖,还需在“热源侧”和“用户侧”一并着力,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补贴机制,对使用清洁能源替代散煤的城乡家庭给予合理补偿,尽快形成“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用得起”的清洁取暖模式,不仅要让天空更蓝,更要让人民群众房暖心也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