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亮剑扶贫领域 严惩基层“微腐败”

日期:10-22
钦州基层领域

原标题:钦州:亮剑扶贫领域严惩基层“微腐败”

钦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潘瑾兴(中)到灵山县檀圩镇桥梓村贫困户黄开烁家中走访,详细询问了解贫困户身体状况、家庭经济收入和帮扶计划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钦州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心,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1至8月,全市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377件,同比增长83.9%,乡镇扶贫领域立案241件,镇级扶贫领域执纪审查实现全覆盖。全市245个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开展监督检查3577次,收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592条,转立案167件……

钦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监督,履好职、尽好责、站好岗,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查快办,一刻不停歇,用严明的纪律为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压实责任齐发力

责任扛起来,工作就能紧起来、实起来。钦州市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直奔本县区、本系统领域的“痛点”和当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市委多次以常委会议、专题会、现场会等方式,推动中央、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推动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把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组)和党委(党组)书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述责述廉、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确保紧抓不放、常抓不懈。

钦州市委主要领导多次约谈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扶贫领域相关职能部门党组书记,带队到县(区)和相关部门开展督查调研,对专项治理工作作批示、提要求,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各级各部门以落实主体责任清单制度、一年两例会、工作月报、线索排查、直查直办、通报曝光和联动协同等七项制度为有效抓手,找准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专项治理往深里抓、实里做。

专项治理,关键在专。钦州市各职能部门紧盯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力度不够,问题线索发现能力不足,工作合力不明显等问题,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工作机制,有效促进职能部门作用发挥。钦州市财政局从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日常监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金融扶贫、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等方面开展自查,详列问题清单制定细化整改措施;市民政局聚焦低保治理,试行“整村剖析”“个案解剖”,精准排查城乡低保对象7.2万多户19.3万人,追回资金近百万元;市审计局分期组织对2016年以来的扶贫领域项目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28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16条……

“千斤重担大家挑”。各职能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在业务上精准发力,也在治理上承担主体责任,形成合力,纵向联动、横向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巡察组工作人员到浦北县官垌镇平石村委检查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帮扶责任情况

蹲点摸排拓案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重点就没有方向。

“蹲点摸排必须做到深入贫困户,亲自检查扶贫项目资金,真正‘蹲’到群众当中,为百姓排忧解难。”市纪委有关负责人深有感触。

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钦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重点资金项目和重点地区、部门,深入基层一线蹲点摸排。开展为期3年的扶贫领域联动大巡访活动,对全市所有脱贫摘帽贫困村和脱贫摘帽贫困户进行巡访核验,做到脱贫巡访全覆盖。目前扶贫领域联动大巡访脱贫摘帽贫困村25个、脱贫户413户,发现问题30个。市县两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蹲点调研37次,走访56个镇、67个村、174户群众,督办指导核查信访件或问题线索63件,转立案16件,督促整改问题93个。

打通基层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对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督促、限期整改,以问责机制倒逼责任落实。今年1至8月,灵山县发挥87个片区党建和廉洁工作站作用,收集问题线索143条,转立案64件。浦北县开展“县、镇、党建和廉洁工作站”三级联动大接访机制,开展专项治理大接访50场(次),现场解答群众问题4900多个,收集扶贫领域问题118个。钦南区开展贫困村蹲点大督查、大巡访活动,实现对38个贫困村蹲点暗访检查全覆盖,发现扶贫领域和作风问题线索64条,立案33件。

监督执纪严问责

民生无小事,谁敢“雁过拔毛”,就坚决严肃查处!

灵山县平南镇平南村党支部书记何智骗取扶贫产业项目奖补资金,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钦南区黄屋屯镇屯北村党支部书记石林珍收受农村危房改造户好处费被处分;钦北区小董镇板董村原民兵营长陆先山违规占用惠民物品被查处……

钦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发力,“对症下药”。推行“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分区协作模式和“镇纪委+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分片协作模式。市县两级纪委和派驻机构直查直办,聚焦扶贫项目资金、危房改造、五保低保资金等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多点发力,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165件。全市66个镇(街道)扶贫领域立案241件, 实现年内扶贫领域执纪审查全覆盖。五届市委第四轮、县(区)党委第三轮、乡镇党委试点推行巡察行政村(社区)“三级联动”巡察,对基层党委和深度贫困村党组织进行扶贫领域机动专项提级巡察。

零容忍,严问责。钦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易发环节,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违反扶贫工作纪律、作风漂浮,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问题,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不落实问题,考核评估不严格问题,挺纪亮剑,严肃问责,形成高压震慑。1至8月,37人因落实扶贫领域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不力、132人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被严肃问责。

灵山县群众观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案例展板

常态曝光强震慑

“村干部本应为群众办实事,办理危房改造项目却索要好处费,这样的干部就该严查……”“低保救助是党委、政府帮扶困难群众的活命钱,他们竟敢用手中权力虚报冒领,把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太不应该了……”

钦州市“以案为镜”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巡展受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关注,面对一个个案例、一组组数据,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边观看、边讨论。钦州学院教务处主任胡晓熙表示:“看了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巡展,我触动很大。我要以案为镜,进一步加强政治学习,严以律己,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敲警示之钟,充分用好扶贫领域反面典型,在市、县(区)、镇(街道)三级进行巡回展出,举办警示教育活动520多次,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达10.5万多人。

扶贫领域案例通报曝光实现常态化。在官方网站开通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并充分利用本地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舆论监督平台,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例24批次58起。同时,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大会以及公告张贴、“小喇叭”等方式,通报到所在单位、所在镇、所在村、组,将专项治理成果宣传到基层“神经末梢”,强化通报效果,为脱贫攻坚战持续营造“不敢腐”的震慑氛围。召开组织生活会通报剖析典型案例69场次,受教育1400多人次。将各类违纪违法案例编印成警示录下发给全市党员干部,持续加大通报曝光力度。

紧密结合专项治理工作,开展警示教育进“千村万屯”活动,召开警示教育专题会828场次,覆盖全市1030个村委(社区),重点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社区)“两委”干部以及村民小组长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向上向善。(钦州市纪委监委钟文洪)

舒城:发挥“两书”作用 深化标本兼治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住宅开工面积增25.9%,销售降17.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