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耐盐水稻培育取得新突破

日期:10-22
盐碱地水稻滩涂

原标题:我省耐盐水稻培育取得新突破

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内有4000亩经过改良的重盐碱地,其中有300亩耐盐水稻实验田。10月20日,由南京农业大学王绍华、扬州大学农学院戴其根领衔的专家组对实验田进行了严格的测产:“盐稻10”品种实收产量508.2公斤/亩,“盐稻12”品种实收产量600.3公斤/亩,平均产量554.25公斤/亩。

去年,江苏耐盐水稻(俗称“海水稻”)在黄海之滨的滩涂盐碱地实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成功。今年,该项目实施单位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院实施了300余亩耐盐水稻种植推广试验,试验了60个品种,还和袁隆平院士团队合作实施“超优千号”杂交稻种植。目前,所有品种均成活,最高亩产破千斤!

江苏通过耐盐水稻种植,加速盐碱地改良进程,探索出沿海滩涂高效利用模式。据统计,江苏沿海地区滩涂资源面积达1031万亩,且每年还以2万亩的速度自然淤长。提高滩涂土地利用效率,同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地区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这是耐盐水稻种植的“江苏特色”。

华东有色地勘局副局长、海洋院院长程知言介绍,耐盐水稻种植成功除了水稻种植技术以外,还归功于两个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一方面是滩涂改良,使环境尽可能适宜水稻生长;另一方面是稻种选择和不断驯化、优化。

早在2013年底,海洋院承担的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系统集成及应用示范项目,就荣获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二等奖。该院也是国土资源部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去年水稻收割后,一期40亩土地进行了一季旱作改良,种植大麦等作物,并进行监测试验。土壤盐度长期保持在6‰以下,返盐率低于只进行旱作改良的地块,可见耐盐水稻种植对改良江苏滨海滩涂盐碱地效率更高,效果更显著。通过水旱两季改良,今年该地块已接受农委耕地质量验收,预计可达耕地标准。

今年,海洋院又进行了300余亩推广试验,分布于两个作业区,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耐盐水稻品种试验、稻鱼鸭共生模式探索。不仅增加了经济附加值,还在改善地块环境的同时,保护了周边动植物的多样性。此次盐碱地改良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可在国内沿海新围垦滩涂区域进行推广,具有较强的示范效益。

此次海洋院与地方合作期长达20年,将在这里建成以生态、科技、旅游农业和科普基地为主题的现代化农业特色小镇。

江苏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脚步加快 四川:今年来共批捕涉黑恶犯罪430件1688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