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降到6.5%了 中国经济还行不行?

日期:10-20
赵锡军中国经济李成威万喆

原标题:GDP增速降到6.5%了,中国经济还行不行?

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

中国经济三季报19日公布。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6.7%,与上半年大体持平;三季度6.5%,比二季度下滑0.2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还好吗?未来走向如何?在当天中新社于北京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与会专家就当前热点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国是直通车侯雨彤制图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中国经济还好吗?

前三季度,投资、消费、贸易“三驾马车”均运行平稳。前三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虽较上半年有所放缓,但民间投资逆势上扬,同比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与上半年大体持平;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同比增速均高于上半年,尤其是第三季度进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3.8%,季度同比增速创年内新高。

产业层面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日子更加好过,经营成本、负债率都在下降。代表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新经济正在加速成长,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快于整体。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认为,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好于国内外预期,表明中国经济韧性比想象中更强。

“三个季度经济同比增速依次为6.8%、6.7%、6.5%,虽然有回落,但相对平稳,波动不大。从年初到现在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仍在年初整体预期之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

如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所言,中国经济自身有很多确定性因素,实现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

最大的问题在哪?

万喆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不完全在于外部压力,而在于如何有效引导国内市场信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外国财政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成威也表示,从数据上看,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给中国企业造成的直接冲击事实上“不是特别明显”,关键影响的是市场心理,导致人们对未来增长预期不确定。

用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的话说,预期不管对房地产还是整个宏观经济,都“至关重要”。

不确定的预期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背离经济基本面的波动,进而使经济进一步承压。例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股市明显的波动和下滑,其中一大因素就是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未来经济环境的种种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者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官方已经在频频发声稳定市场预期。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公布的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接受媒体采访,明确表示“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历史上积累的各种风险和问题正在不可避免地水落石出,“这是个必然的过程,要理性看待”,“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是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此前,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亦集中表态,提振市场信心。

未来出路在哪?

在万喆看来,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加速分化:消费在分化,支出增幅虽然在加快,但仍需警惕消费降级可能性;企业在分化,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苦乐不均;收入在分化,在居民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都有所体现;市场信心也在分化。在此情况下,官方需与时俱进,用细则、程序、法律等保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出现偏差。

赵锡军认为,财政、货币等各方面宏观政策要形成合力,使所有资源都能够被充分动员,才能有效稳定市场预期。

东艳表示,以深化结构性改革,而不是短期对冲政策来应对内外环境之变,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也是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一招。

她提醒说,考虑到中国经济已日益融入世界,中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务必要注意遵守国际通行规则,一些已经过时的、不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政策也需要及时调整。

李成威称,官方应做好社会保障应急预案,帮助因关税措施而成本上升、未来可能有倒闭风险的外贸企业减少损失,渡过难关,以稳定市场预期。

责任编辑:余鹏飞

亚欧会议成“反美大会”?中欧靠拢抗衡美保护主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