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仑山上“红新村”
不久前,新疆阿克陶县克孜勒陶乡红新村村委会,从海拔2100米的昆仑山中搬到了5公里开外的山脚下。
红新村,原名为塔尔开其克村,维吾尔语意为又窄又小,因村子坐落在狭小的山谷中而得名。去年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驻村工作队组织村民参加了一次红色之旅。回来后,村民们纷纷表示,能有如今的生活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同时还要为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继续努力奋斗。于是,村民们主动要求改一个符合新时代气息的村名。经村民大会表决,全票通过将村名更改为红新村。
“从塔尔开其克村到红新村,可不仅仅是改个名字这么简单。”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韶辉说道。
刚到村口,就看见几个工人正在忙着修建水渠。再向前走去,只见一幢幢红色屋顶的房屋在眼前排列开来,贯穿其中的马路崭新笔直,让人不敢相信已置身于昆仑山的怀抱。
一年前,这里还是茫茫戈壁。绝大多数柯尔克孜族村民都还住在海拔2100米的高原上,那里自然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土地产出率低。
2017年1月,王韶辉带领驻村工作队来到这里,面对这样一个深度贫困村,深感任务艰巨。“建新村,要先让牧民们搬新家。”在选定农牧民安居点后,工作队开始忙了起来。“搬也不是一股脑儿地乱搬,做好规划非常有必要。”他们邀请来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为村子免费制定《美丽乡村发展建设规划》,将新村按照种植、养殖、办公、生活四个功能区进行规划布局。
紧接着,在各方资金和力量到位后,新村的建设工作正式展开。转眼一年过去了,“村民们正在陆陆续续从山上搬下来,所以我们也在加快配套设施的建设。”王韶辉介绍说,截至目前,全村居民都住上了安全的保障房。
为了让搬下来的牧民定下来、能致富,驻村工作队在组织建设安居房的同时,把兴修水利灌溉设施和农田开发作为重点任务,增加定居牧民收入。在深入调查做足功课的基础上,村里决定种植西梅等特色林果业,计划分3期开发6200亩。
据介绍,红新村目前已在戈壁滩上开垦土地1000余亩,贫困户户均分到约5亩地。“以种植西梅为例,村民亩均可净收1万元。在此前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入冬之前,工作队将带领村民们把西梅和大果沙枣种下去。”王韶辉说,“脱贫致富有奔头了!”
来到村里的小商店,门上挂的“勤劳致富模范户”红色标识牌十分醒目。店主古瓦尔罕·哈力拜克一家两年前还是贫困户,2017年7月,工作队为村里规划了商业区,以竞租的方式将商铺租给村民,其他费用全免,而租金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古瓦尔罕四处筹款,以1.1万元的年租金拍到了店铺,有了自己的小店。“现在超市每月净收入在3000元左右,我家也在去年底脱贫了。”古瓦尔罕说。
工作队还通过提供小额贴息贷款,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通过建立刺绣合作社,为当地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工作队干部李超峰娓娓道来:2017年初,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69户657人,目前还达不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仅为9户35人,贫困发生率从年初的61%下降至目前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