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视《福寿中国——2018年重阳盛典》:多维度诠释新时代老人“福寿观”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灵鹿献瑞草,福寿贺重阳。作为主流媒体中唯一一档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的老年节目,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夕阳红》栏目自2013年起,每年重阳节都要精心制作大型节目,奉献给全国老年观众。
今年重阳节,《夕阳红》栏目延续着往年的传统,推出了《福寿中国——2018年重阳盛典》,包含“福寿之光”、“福寿之家”、“福寿之地”、“福寿之心”四大章节。其中,“福寿之光”传递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优秀人物,引领积极健康的老龄观;“福寿之家”宣扬了家风端正、和孝美满、以大爱传承的代表家庭,传扬孝老爱亲的家风美德;“福寿之地”邀请济弱扶贫、救助孤老的养老机构代表,展现党和政府对老人的福祉政策;“福寿之心”则邀请携手助老、爱心帮扶的公益组织的代表,展现整个社会敬老和孝的风尚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
图:《福寿中国——2018年重阳盛典》海报
围绕“福寿中国”主题,节目实现了“技术与形式的一体化创新”。诗歌和乐曲等文艺元素,结合“冰屏”技术带来的光影效果,着实给观众一次温馨与震撼的观感体验。昨晚,节目一经播出便引发网友对节目“匠心呈现”的称赞,认为节目是“献给全国老年人最有意义的 ‘节日礼物’”。
“福寿”老人:刷新观众对“老龄化”的认知
在众多 “福寿老人”中,82岁的汪品先是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今年5月,年逾八旬的汪品先乘坐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亲自下潜。在长达八小时的深海下潜中,汪品先没有感到疲惫,只感受到了科学发现的兴奋。在节目现场,汪品先说:“人活着,应该活出宽度,活出质量,利用好每一分钟宝贵的时间,这样才算没有输给时间,跑赢了自己。” 这一生,汪品先用自己有限的年华丈量着无垠的大海,用对中国海洋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深海勇士”。
图:《福寿中国——2018年重阳盛典》嘉宾汪品先
除了为国效力的科学家,盛典中还有不少“平凡而伟大”的老人。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八旬高龄,重挑生活重担,奔波在公益舞台上;双腿截肢的老人夏伯渝,坚持梦想,站在珠峰顶端,创造了生命新高度;百岁苗族老人欧梅香, “治家”有道,延续着一个大家族的血脉传承;一生未婚的老人彭云松,用无私大爱收养了6个孩子,组建起一个温馨的“异姓家庭”。
图:《福寿中国——2018年重阳盛典》嘉宾夏伯渝
老人们用他们各自的人生故事诠释“福寿”的不同定义,让观众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产生新的认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王芳表示:“我们要以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待老人,原来总觉得老人是一种负担,但现在有很多老人到了60岁、70岁还在工作,还在为家庭做贡献,特别是现在的很多老人们,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依旧做着贡献。”
聚焦公益 助力夕阳:关爱“贫困失能老人”
除了理想生活的篇章,节目更多在现实意义方面展现出了充分的观照。
图:《福寿中国——2018年重阳盛典》”夕阳再晨“志愿服务队
一群青年大学生成立了“夕阳再晨”公益组织,拉动同学一起深入社区,通过教授电子产品的用法,让老人们也能享受到社会进步的成果,相比于各个新型产业和兴盛行业,面对老人的服务同样富有价值,《福寿中国》正在唤起这样一种认知和关注。
图:《福寿中国——2018年重阳盛典》发起“黄手环”倡议
为了保障失智老人的生命安全,2012年,“黄手环——让爱回家”公益救助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救助了65万罹患老年认知障碍症的老人。今年重阳,“黄手环”公益项目借助《福寿中国》这样一个面向全国的传播渠道,继续向有需要的老人免费发放升级版的微信黄手环、定位黄手环、防走失定位贴,向全社会发出关爱失智老人的倡议。
社会上牵挂老年人生活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群体还有许多,《福寿中国》将他们的声音送向全国,唤起社会对于老年人的更多体贴和关注,这体现了《福寿中国》节目组强烈的公益责任感。
图:象征着吉祥与美好的“福寿之鹿”
央视法频道夕阳红栏目制片人、《福寿中国——2018重阳盛典》项目负责人吴春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提到:“此次重阳盛典旨在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中国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展示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家风和美德,展示当代中国老人积极健康、老有所为的福寿观和生命观。”
新时代,新征程。《福寿中国》对“老人”的温情理解,对“福寿观”的主题表达,正是一个国家级主流媒体关切社会的重要缩影。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可越来越多的老人正努力在人生暮年创造更多的价值,《福寿中国》所传达的正是这种积极健康的“老龄观”与“福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