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萧太后河重生背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再三年
本报记者危昱萍北京报道
导读
到2018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90%,基本实现长制久清。到2019年底,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显著提高,到2020年底达到90%以上。
“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如同江南水乡。”
在明清笔记中,北京最早的人工运河——萧太后河,呈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景象。然而,这条位于北京市东南郊的河流,随着周边人口不断聚集,曾经遭受到严重的污染,垃圾成堆、污水流淌,被称为“牛奶河”。据了解,当时每天至少有6万吨污水直排入河,2016年还上榜住建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名单》。
不过,如今走在萧太后河畔的马家湾湿地公园内,繁花盛开,芦苇摇曳,波光粼粼。
两年多来,北京市朝阳区和通州区对萧太后河启动综合治理,截污纳管、新建扩建再生水厂补水、清退两岸低级次产业,使其从纳污河变为市民休憩观景的好去处。
未来,黑臭水体攻坚战将在全国各个城市中展开。2018年10月15日,住建部、环境部联合公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据了解,这是印发的首个涉水攻坚战实施方案。
《方案》要求,到2018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高于90%,基本实现长制久清。到2019年底,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显著提高,到2020年底达到90%以上。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城市建成区尽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然而,要完成上述目标,挑战可不小。记者采访多名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环保业内人士,均表示黑臭水体治理较为复杂,未来两三年内面临整治反弹的风险。
三年“治水战”
据10月15日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新闻通气会消息,从2015年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至今,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2000多个黑臭水体,开工率超过90%,36个重点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而这一场“治水战”,将在未来三年全面提速。《方案》提出,将按照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形成以地市治理、省级检查、国家督查三级结合的专项行动工作机制。
同时,未来三年,我国黑臭水体整治,一方面需要巩固现有成果防止反弹,另一方面需要总结已有经验继续推进治理工作。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杨海英在前述通气会上表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必须要按照流域、系统、统筹考虑,若是仅仅就水治水,很容易就会反弹。”
杨海英分析,水体出现黑臭反弹的原因,包括控源截污不到位,管网建设历史欠账多,水体被人为拆分整治,水体、管网等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等。
以管网问题为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分院资源能源研究所所长王家卓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我国过去城市污水收集系统不够健全,部分城市未能完全覆盖城市建成区的范围,导致部分地区污水在旱天的时候尚且不能完全收集。“而且由于管网质量不高,运行维护不能跟上等原因,造成部分城市污水收集效率低下,大量河水、地下水、山泉水等进入污水管网,稀释了市政污水浓度,挤占了管网空间,浪费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还造成投资和运营的浪费。”
对此,《方案》明确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技术路线和治理工程要求。杨海英表示,下一步,对已经整治完成的水体,将督促指导各地以“河长制”为抓手,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好已取得的治理成果,保持水体不黑不臭,防止反弹,确保水体“长制久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除中央发布的政策之外,多地已开展省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的消息,2018年,北京将完成84条段非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新建污水收集管线420公里,改造雨污河流管线225公里,建设再生水管线100公里,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上海的目标是,在2017年底,56条段黑臭水体将基本消除。而到2020年前,将实现基本消除丧失功能水体的总体目标,即低于劣Ⅴ类水平的河道将不复存在。
在今年8月份,天津发布《天津市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三年作战计划(2018—2020年)》,提出2018年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不低于90%。到2020年,全市基本消灭消除黑臭水体,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断面比例降低到30%。
辽宁省9月底发布通知称,9月中下旬开始,由省环保厅、省住建厅共同组成专项行动督查组,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倒逼各市加快补齐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镇水污染防治水平,确保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平均达到60%。
资金难题待解
除了治理后易反弹,黑臭水体治理的另一个难题,是对资金的需求巨大。
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曾在7月26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算了一笔账:全国供水管道长度大约100多万公里,污水管道长度只有60多万公里,相差40多万公里。一公里污水管道平均成本300万,三四十万公里污水管道算下来需要1万亿。
这只是污水管网的投资缺口,加上污水处理厂、河道综合整治等,黑臭水体的总投资额“超过一万亿是没问题的”。
对此,《方案》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支持黑臭水体治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结合地方实际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坚持资金投入同攻坚任务相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PPP确实已成为地方黑臭水体整治的常见模式。10月9日,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及联合体单位与四川省内江市政府,签约62亿元的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合作期限为25年,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7个子项目、139个分项目,运营维护类型包括市政设施类、园林绿地类、污水处理类和黑臭水体类。
不过,今年PPP进入强监管周期。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向记者分析,黑臭水体整治属于纯政府付费PPP项目,在地方政府财政减收、降低债务风险的背景下,在财政上将受到负面控制。
一些企业则发现,近两年扩大黑臭水体业务规模,带来了毛利率降低的风险。例如上市公司碧水源上半年环保整体方案业务毛利率降低2.23个百分点到34.4%。
而《方案》提出的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原则上应补偿到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正常运营并合理盈利,在薛涛看来,“最多也就是弥补污水厂的缺口”。
对此,地方开始自动自发的进行新的探索。江苏10月10日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将黑臭水体整理、污染场地修复、矿区生态修复等项目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健康养老等有稳定收益的项目打捆实施,优先纳入省级PPP项目储备库,优先选为省级试点PPP项目,对其中符合奖补条件的落地项目,奖补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
对此,薛涛分析表示,目前黑臭水体整治在建成区,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健康养老则多在环境较好的郊区,二者重合度不高。江苏省提出的这一模式,可在局部探索,不具备普遍性。
一名环保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方案》由住建部、环境部发布,回答了黑臭水体整治的一些技术、机制问题,希望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能出面解答资金问题。”
在这方面,中央财政将给予一定支持。今年9月,财政部、住建部、环境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的通知》。2018-2020年,中央财政分批支持部分治理任务较重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2018年首批支持20个左右城市,每个支持6亿元,资金分年拨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