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陵,改革薪火分外旺

日期:10-17
小高陵李忠林治山

原标题:小高陵,改革薪火分外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果用这句古语,概括和形容小高陵人不畏艰险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穿越风雨取得的不平凡成就,再恰当不过了。

“敢为人先,实干善成”,这一小高陵精神的凝练,是穿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是历史的总结,更是现实的激励、未来的昭示。

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精神接力中,一代代追求幸福生活的小高陵人,历经风雨创造了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今天;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新一代的小高陵人也必将风雨无阻、勇往直前,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

“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秃林换新颜……”这曲高亢激昂的《小高陵人民多奇志》,在日月山下,湟水河畔,久久传唱。这首歌承载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湟源人的记忆,也开启了湟源人锐意进取的精神之旅。

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座落在日月山下,药水河畔,109国道穿境而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高陵人为了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带领群众,治山治水,与各种艰难险阻作斗争,形成了“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

今天,当我们走进小高陵村,和干部群众共同回忆一代代小高陵人的艰苦奋斗史,倾听小高陵人哼唱这首顽强不屈、锲而不舍的进行曲时,我们仿佛看到,雪山白云下,直触云霄的层层梯田间,红旗飘扬,人声鼎沸,小高陵人手抬肩扛,与天斗、与地争,用辛勤汗水绘就“齐心协力建家园”的美丽画卷。

“青海高原风光好,日月山下红旗飘。人如海、歌如潮,挥银锄、志气豪。劳动开创新天地,高山低头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秃岭换新貌……”

这首歌真实反映了小高陵人,在那个时代“学大寨,赶大寨”,“战天斗地红旗飘,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也讴歌了小高陵人在那个年代,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畏艰难、治山治水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当我们看到层台耸翠的梯田,绿树掩映的村庄,幽静恬美的庄园,构想小高陵人与穷山恶水作斗争的幅幅画面,似乎是那么清晰逼真、历历在目……

这不仅是小高陵几代人治山治水对大自然的改造,更是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用双手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壮举”!

(二)

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办公室副主任贾存成,在《关于小高陵精神的思考》一文中这样描述,任何一种崇高精神的孕育诞生,总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小高陵精神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高陵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响应农业学大寨号召,积极改变贫穷落后的家乡面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是小高陵人艰苦创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精神品质的升华。

“春天无雨难下种,夏天洪水遍地冲,秋收打碾一场空,愁吃愁穿难过冬。”回想起当年的不易,82岁的原村党总支部书记李积福记忆犹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海拔2600至3200米、年降雨量只有350—400毫米的小高陵,是一个地薄水缺、植被稀疏、风沙肆虐、灾害频发的穷山村。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小高陵人开始了改造山河、战天斗地的伟大实践。

50年代末开始,村民们从山脚下开刀,在后阳坡的卧龙山上全凭人力整整挖下了用于植树种草的22万个鱼鳞坑。然而不曾想到,一场从山顶顺流而下的洪水冲垮、淤满了鱼鳞坑,让所有的辛劳付诸东流。

贫瘠与失败考量并淬生着小高陵人的发展智慧与理性光芒——“必须从山顶治理开始,鱼鳞坑改修成水平梯台,自上而下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阶梯式农田,农田边上营造水土保持林,乔灌草齐上阵。”

于是,学习大寨人战天斗地的精神,十二个生产队齐上阵、全乡群众大会战,采取常年专业队与农闲突击队相结合的方法,一沟一坡、一山一梁,先坡后沟、自上而下、由小到大、分片治理。

奋战七年,小高陵人用一双双手一铁锨一铁锨、一背篼一背篼,让三条沟、八座山、十五个面坡旧貌换新颜;兴修渠道三条、小型水库两座、水轮泵站一座,把水引向山顶。

苦战七年,开垦梯田480公顷(7200亩)、四旁植树16万株,78%的水土流失面积得以治理,全村人均有了两亩以上的旱涝保收田,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小高陵村铁姑娘队”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她们以“小高陵村面貌一天不变,就一天不出嫁”的决心,奋战在治山治水第一线。在铁姑娘们的带动下,全村妇女干劲十足,在治山治水的大潮中留下了她们艰辛的汗水。

“先后封山育草66.7公顷(1000亩),封山育林10公顷(150亩),修梯田66.7公顷(1000亩),挖鱼鳞坑20多万个,修涝池、淤泥坑130多座,挖水平沟1000多条,修截水防洪沟88条,山区治理面积133.3公顷(2000多亩)……”这一战报,让治山治水的小高陵,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山顶“戴帽子”,山腰“勒带子”,坑坑洼洼造林子。通过几十年的实践、总结,小高陵人成功探索出了综合治理浅山生态的小高陵模式。

(三)

小高陵人敢想敢干,勇于争先,艰苦奋斗,治理山河,改造贫困面貌,这种精神,感人至深,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在小高陵的创业史中,陈世元、王生珍、颜生贵、陈发基、朗卓玛、李积福……一代代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小高陵精神最具代表意义的传承者。

六十年代,小高陵是青海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是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

七十年代,是全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

八十年代,成为全省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典范;

九十年代,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上走在全县前列;

……

回顾小高陵的创业史,他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充分体现出了小高陵人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创业精神,这是小高陵人奋勇争先的不竭动力。

改革开放,让小高陵人秉承小高陵精神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解放思想、豪情满怀、勇往直前。

全国劳模、党的十四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李积福,几乎是小高陵的“代名词”。提及小高陵就一定会提及他。小高陵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他是见证者。

1979年,小高陵家家户户,喜纳改革开放春风。李积福更是难禁心中的一份喜悦——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劳模大会。

这次大会也让李积福谋到了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更好地带领群众奔致富路的新思路——建设砖厂。也就是从此,一些祖辈刨土为生的小高陵人离开了土地,进厂打工,逐渐改变着千年不变的生存方式。小高陵砖厂如今虽已关停,但它却承载了几代小高陵人的致富梦想。“最红火的一年年销量1000万块,年收入达100万元……”王金龙、张寿福想到当年在砖厂烧砖、挣工分时的热火朝天时,仍然激动不已。

1992年,李积福出席党的十四大。大会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恰逢天时地利。借药水峡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建小高陵村花岗岩石材厂,在李积福心里一片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徐徐展开。

板材、基石、碑石、护栏以及各种石雕……小高陵花岗岩石材厂像一只船,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摸索前行……

(四)

走进小高陵村村口,只见彩绘牌楼,飞檐翘楚,气象万千,门柱上“忆当年治山造林图大业,看今朝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楹联,诉说着小高陵村的时代变迁。

时间追溯到2008年,这一年小高陵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而这一切缘于观念新、识时务、明大理的颜生福书记。任职9年,小高陵村收获了教育、土地、搬迁三大喜事、大事。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改善办学环境与条件,增强师资力量,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不少学生学习成绩优异,考上了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如今,村里先后考出去的大中专学生就有100多名。

过去,小高陵村几百户人家散居在哈尖台、曲尖、沙滩等6个自然村,山大沟深坡陡,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

颜生福说,在当时从世代蜗居的山上搬下来,是小高陵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最大的出路,也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然途径。

早在80年代中,小高陵村有过第一次搬迁,而那次搬迁是在居住最偏远、最困难的曲尖的9社中,以抓阄的形式完成。至到2002年,9社17户、50多人全部从山上搬到8公里以外的山下。

2009年秋,在颜生福不厌其烦上山下山、反复劝说下,哈尖台47户农户全部搬到了山下新村,开始崭新的生活。直到2012年,先后有440余户搬进新村。村上还筹资完成了村委会办公楼、文化广场、硬化道路修建。

如果说,60年前,小高陵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30多年前,土地联产承包制,让越来越多的农户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小康日子。那么,流转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经营,则是小高陵村第三次“土地革命”。

2012年,流转土地66.67公顷(1000多亩),涉及农户200多户的湟源拓鑫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种植黑麦、燕麦、育苗、养殖奶牛……随后几年,启明养殖、康达养鸡、长青苗木等6家专业合作社你追我赶,竞相发力,开创了一片片新天地。

特别是林业经济合作社已成为小高陵农民的绿色银行。村上流转109国道沿线33.33多公顷(500多亩)土地,实行全村农户股份制,实现营造千亩产业林带的目标,全村100多户农户受益,300多名劳动力实现就业。

(五)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几十年来,尽管小高陵村党总支领导班子换了多届,但是全村党员干部用一任接一任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一茬接一茬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一件接一件为民办实事的服务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支持,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省。其时,经过小高陵村的109国道两旁已出现红火的经商迹象,对于小高陵,无疑是近水楼台。

当时,李积福发现李忠林夫妇创业愿望十分强烈,就找他俩谈话鼓气。李忠林说,开饭馆我两口子很有信心,就是苦于没资金、没地方。李积福说,资金、房子,我给你们想办法。于是,在李积福的帮助下,李忠林夫妇于1988年租用村里3间土房,开起了全村第一家饭馆,当年除去租金,盈利700元。

1994年,有了资金积累的李忠林投资4万元,扩大规模,开了拥有两层10间房的香香排骨面馆。没过多久,他家的排骨面片走红了,一时顾客蜂拥。至今提起,李忠林夫妇显得激动、兴奋。如今,66岁的李忠林夫妇,每天忙于老字号小高陵香香第一排骨面馆,年收入18万元。

转眼30多年过去了,到现在,小高陵人在109国道旁经营的饭馆商铺已达70多家,小高陵商业一条街如雨后春笋,如火如荼。

回望来路,小高陵人曾经在艰苦的条件下,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奉献,书写了治山治水、改变家乡面貌的动人乐章,小高陵精神也在他们的感人事迹中得以形成、传承和升华。

湟源县委书记马建立说,“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激励了一代代湟源人民艰苦奋斗、实干苦干,谱写了一篇篇不甘落后、加快发展的壮丽篇章。

事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目标的壮丽,更在于过程的壮丽;生活的美好不仅在于享有的丰富,更在于经历的丰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几代小高陵人战风斗雨,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步步勇毅前行,书写了光照时代的历史篇章,创造了属于小高陵人自己的美好生活。

今天,小高陵村留给人们“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精神仍在延续,小高陵人改革开放,追逐全面建成小康的步伐从未间断。改革开放,依然如催人奋进的乐曲,激励着小高陵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干劲奋勇前进。(林玟均)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工作座谈会在鲁召开 省政府召开全省“精神脱贫”试点工作汇报会
相关阅读: